面對中共威脅 蕭美琴:台灣人的韌性是最強防線

在地緣政治高度緊張的國際局勢下,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美國前海豹部隊成員萊恩(Shawn Ryan)主持的「Shawn Ryan Show」專訪,全面剖析台灣面對中共威脅的戰略處境。她直言,台海早已進入「灰色地帶戰爭」,台灣正以制度與社會韌性為防線,抵禦中共多面向的脅迫。
蕭美琴說,在地緣政治劇烈動盪下,台灣正致力深化與全球重要貿易夥伴的連結,強化供應鏈韌性,並推動經濟多元化。過去台灣逾八成對外投資集中在中國,如今積極轉向美國及東南亞等民主國家,擴大經濟布局、分散風險。台積電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國綠地投資案,象徵台美高科技合作進入新階段。台灣雖小,卻能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關鍵作用,未來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夥伴緊密合作,維持穩定的經貿環境。
對於中共透過金錢挖台灣牆角,蕭美琴說,中共透過經濟利誘與政治脅迫施壓友邦,但其承諾多半難以兌現。台灣則是持續穩固與拉丁美洲夥伴的關係,並深化在經貿、醫衛、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的合作,也期待美國等民主夥伴支持台灣在國際的外交空間。
面對中共軍事艦艇與航空母艦頻繁出現在台灣周邊,蕭美琴坦言,為了對抗這種「灰色地帶脅迫」,台灣除了加強國防投資,也推動總統賴清德提出的「全社會防衛韌性計畫」,涵蓋通訊、網路、能源、交通、金融、物資儲備等面向。中共在周邊海域建造人工島向外擴張邊界,具有更大範圍的全球戰略野心,一旦中共主導、制定國際規則,全球將面臨自由、民主、人權與主權觀念遭扭曲的風險,特別是在航行自由方面。
蕭美琴揭示中共假訊息戰與對台認知作戰的「三部曲」。首先,打擊台美關係,稱美國不可信;再來是貶抑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最後是針對執政政府發動人格抹黑。她指出,中共透過社群媒體滲透台灣社會,鎖定特定團體與網紅系統性的輸出對台灣有害的論述,意圖摧毀社會的團結與對民主的信任。台灣要做的不只是投資軍備,更要建立社會整體的防衛網絡與民主信念。
在台灣長老教會家庭成長的蕭美琴特別提到韌性精神。她說,「我經常多次提到『韌性』這個詞,因為我認為這正是台灣人民的核心精神所在。教會的標誌是一棵燃燒的荊棘,那象徵韌性,也象徵對壓迫的反抗,是一種精神的延續與在迫害中重生的象徵。這種精神不只是我個人的成長背景,也深深內化在我們的社會中。我們一路走來,讓台灣成為自由之地,沒有任何人或國家因為太渺小而無法擁有自由,我們堅決守護它。」
外界質疑美國是否會如同自阿富汗撤軍般拋棄盟友,蕭美琴強調,台灣首先必須建立對自身的信心,這也是政府積極推動國防本土化、自主化的原因。台美夥伴關係深植於《台灣關係法》,該法案自1979年以來歷經數十年,橫跨不同美國政府與黨派,至今仍堅定如初,這種跨黨派支持讓台灣得以持續強化防衛能量。她強調,在面對中共擴張野心的全球局勢下,台灣固然處於地緣政治第一線,但絕不會是唯一受到威脅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