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來處

袁枚《遣興》: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賴海提供)
袁枚《遣興》: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賴海提供)

文/纖纖

人人都想聰明有智慧,但智慧來自哪裡?很多人不清楚。清代詩人袁枚《遣興》,「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明白告訴我們智慧來自哪裡。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詩人明確告訴我們寫手的祕訣,就是要有想寫詩的願望,這是前提。而真正寫出好詩,則來自「靈犀一點」,也就是靈感。靈感的來處,其實是神的點化,也可以理解為上天的賜予。所以才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說法。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寫詩並不需要多麼令人驚豔的詞語,都是一些尋常的語言,只不過是我們運用恰當而已。其實這只是表面現象,真相是語言背後被賦予神的內涵,才會有生機。一堆普通的詞語,讀起來沒有生命力,只有賦予詞語生機,才變得有活力。

就像我們看一個人,會有他的內涵,而一個機器人即使再像人,也似乎缺少點什麼——就是背後的內涵。

特別是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背後的內涵更深奧。無論寫文章、繪畫或是其他,想要做好,智慧都是上天賜予的,而不是所謂知識累積的結果、思維的結果。

人的智慧來自哪裡?當然是神賦予我們的!

——轉載自「正見網」◇

延伸閱讀
豬源不足 宜蘭肉市週休4天
2025年08月10日 | 13天前
關稅衝擊 醫籲強化學名藥產業
2025年08月10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