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考試,成功過關or失敗放棄 關鍵在心態!

「心態」,便是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而不是金錢、天賦、運氣這些被大部分人覺得很重要的因素。(123RF)
「心態」,便是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而不是金錢、天賦、運氣這些被大部分人覺得很重要的因素。(123RF)

文/Candice先生線上家教團

準備留學考試的路途,你是否覺得壓力山大呢?這並不是一條平坦的直道,許多人都是跌跌撞撞,一路顛頗曲折,最終才到達了自己的目標學校;也有一部分人考過一、兩次試之後,沒得到滿意的成績,便放棄了自己的留學夢。你有想過,抵達理想彼岸和中途便放棄的人,他們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嗎?

這次休假,Candice先生看了一本書《心態致勝》,作者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博士,她是在研究性格、發展心理學的領域世界知名的學者之一。她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影響人們是否能達到成功目標,獲得滿意人生的關鍵便是「心態」。

是的,「心態」,便是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而不是金錢、天賦、運氣這些被大部分人覺得很重要的因素。

一、什麼是「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

作者提到在面對困難的事物時,每個人都會參雜著兩種不同的心態去面對,便是「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書中她描述這兩種心態:

定型心態:相信人的素質固定不變 (會就會,不會就不會)
成長心態:相信人可以變得更聰明 (透過學習與挑戰)

定型心態的人,相信人的天賦是固定的,當你有數學或語文或藝術的天賦,你不需很認真,也可以做得很好,若你沒有這些天賦,便不要浪費時間去自取其辱,你永遠也沒辦法在那些領域達到成就。

成長心態的人,相信人可以透過自我學習,來增進對某領域的聰明與能力,若你一開始在某個領域遭受挫敗,那可能只是你學習方式不正確,找對方法,自己一樣可以獲得成功。

換個方式說,你何時感覺自己是聰明的?

定型心態較強的人,他們只有在事情輕鬆做到,完美達成時,才會覺得自己是聰明的,若事情遇到挫折,需要靠自己找方法突破時,他便無法對自己感到滿意。

而成長心態較強的人,他們會在事情遇到困難與挑戰時,自己嘗試透過學習或尋求其他方法解決,最後困難的事情開始有了進展,他們此時感覺到自己成長了且是聰明的。

舉個Candice自己的例子,Candice大學是數學系畢業的,求學時代碰到不會的數學問題時,我常堅持不去看解法,而靠自己花了幾天去想,突然有天在腦海中靈光一閃,啊哈!我想到該怎麼解了,這種成就感和喜悅非筆墨能形容,除了獲得了快樂,在這段時間內思考解法的過程,無形中也讓我的數學能力獲得更多的成長,這時便可以說,Candice此時是偏向成長心態。

二、考試時,數學、語文能力很吃天賦,這有什麼不對嗎?

一定會有學生說,「我覺得考GMATGRE的數學或 Verbal就是很吃天賦的能力阿!如果我有天賦,就一定能做好;如果我沒有這項天賦,怎麼可能學得會?」

Candice先生想問,是不是有學生會這樣想:「覺得如果全力以赴念書準備後,還是得不到滿意的成績,這樣我只能承認是自己笨,且不如人。」、「如果自己隨便準備,考得不好時還可以安慰自己是我還沒努力,我的實力不止於此。」

這便是很標準的「定型心態」,因害怕面對不如預期而不敢努力,或低度努力。

還有一種則是「看起來很像很努力,但其實也是另一種的低度努力。」

定型心態:死記公式、填鴨式學習、不會的部分就是一讀再讀。
成長心態:我究竟在這章節學會了哪些知識,如何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當你只是花很多時間在死記硬背,用極度長的念書時間來滿足自己,這樣也是另外一種的低度努力,最後成績通常不差,但也還是差強人意。

重點是去「思考」如何更有效率的學習 (其實思考是很花費力氣的)?遇到卡關,或許上網看另一種教法,或許跟朋友討論解法,找另一本書看不同的敘述,這都能讓你的學習更有效率,而不是只會砸更多的時間去硬幹。每個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你能多砸多少時間?

有天賦的少數人,也許可以讓他用較少的練習或靠自我摸索,無師自通,但正確且有系統的訓練,可以讓絕大部分人都達到讓人驚豔的成果。

三、面對留學考試的挑戰,「成長心態」有何優勢?

這裡我跟大家談談擁有「成長心態」,在準備留學考試時有什麼好處?在書中作者提到一個關鍵:

在成長心態下,你未必總是需要信心。
這對準備考試的學生們十分重要,因為大部分人一開始面對
GMATGRE、雅思、托福這些考科時,都是不太了解也沒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到的。

擁有成長心態的學生,並不需要自己對考試很擅長才能去面對,對他來說,他關注的是自己「成長了多少」,而不是「分數的高低」,所以讓他可以有下面的優勢:

不容易因為題目變難而放棄。
較不會因為考試的第一戰第二戰考不好而痛苦。
避免為了自尊而只在舒適區刷題,讓自己成長停滯。

四、如何讓自己從「定型心態」轉變為「成長心態」?

如同這本書的書名「心態致勝」,首先要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也可透過學習而成長,而非是一成不變。

別去在意短期的評價,而要做長遠對自己有益的事,也不要用外界的評價來定義自己是怎樣的人,你要比的不是周遭的人,而是「昨天的自己」。

嘗試一些改變並開始行動,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了,有時當你開始動手執行,行動後得到的經驗會讓你學到更多。就像清晨逐漸升起的陽光一般,代表你的成長的陽光越來越多,而代表恐懼的黑暗一點一點退去,成為一個正向循環,你便會越做越好。

五、想對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你說:

最後Candice先生想對準備留學考試的心態來做個總結,當然每位學生都是想獲得高分,但我想說學習的過程才是重點: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從自己的成長得到快樂,能使你更願意學習,便學得更好、成長越多,自然考試的成績也變好。但考試的成績並不是你一開始的目的,而只是隨之而來的結果。」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這句出自蘇軾的詩《觀棋》,或許可以說明什麼是好的成長心態。

像遊戲一樣,一開始你的角色等級低又什麼技能都不會,但你不會覺得怎麼那麼爛,怎麼能力值差最後的大魔王那麼多,你會十分享受等級慢慢提升,學會新技能,得到新裝備,遊戲最好玩便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角色慢慢變強的過程。遊戲的過程便是成長心態的最佳體驗,反過來想,我們的人生不也是另一場遊戲嗎?

其實成長心態並不是只在準備留學考試時需要,未來考進研究所念書,進入職場時,遇到人生的挫折時,都是讓你可以不畏困難,一再挑戰突破自我的祕訣,共勉之。

——轉載自「Candice先生留學家教團隊」https://candiceclass.com/

延伸閱讀
國安戰略法草案引違憲爭議
2025年07月03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