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業務牛乳鮮乳 立委籲食藥署查核

國內酪農業者與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右2)、賴惠員(右1)、郭昱晴(左2)、伍麗華等舉行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國內酪農業者與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右2)、賴惠員(右1)、郭昱晴(左2)、伍麗華等舉行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不少知名食品大廠推出業務專用「牛乳」,但實際成分除了水與生乳外,還有奶粉、奶油、鮮奶油等成分,但因包裝無明顯差別,導致消費者無法清楚識別與鮮乳的差異。對此,食藥署表示,明年7月1日起實施「必須有鮮乳標章才能標示為鮮乳」。

國內酪農業者6月10日與立委鍾佳濱、賴惠員、郭昱晴、伍麗華等舉行記者會。鍾佳濱表示,為避免消費者混淆,應嚴格執行稽查,明定取得鮮乳標章或農產品生產及驗證標章者,始得標示為鮮乳。至於手搖飲等零售通路,食藥署應請各地方政府加強稽核,廠商以進口液態乳調製飲品,不可再稱鮮奶茶。

伍麗華表示,台灣民眾熱愛手搖飲,即便市面上奶茶、鮮奶茶價差達10元,許多民眾仍然願意買單,沒想到理應加鮮奶的鮮奶茶,竟然還會有混雜奶粉、奶油的情況,尤其暑假將至,孩子在校外買手搖飲的機會大增,她呼籲政府應該提出解決措施。

郭昱晴則提到,還原乳、再製乳是否流入國中小校園?若因成本考量,選用業務專用乳、還原乳,這些產品標示不清,加上學校可能無法逐一檢驗成分,導致學童攝取的乳品來源極不透明,對發育中的兒童可能造成營養不均的風險。

賴惠員說明,不論是消費者或本土酪農都希望透過政府的明確規範來保障權益,在目前台灣消費者已經有意識支持本土農產的前提下,呼籲主管機關應該針對相關標章、包裝的使用明確規範,以利消費者查察、辨明。

乳業協會祕書長方清泉表示,進口液態乳加進口冰磚乳還原四倍和國產生乳量占比從2008年到2024年從不到2%升至超過35%,他呼籲乳品企業,別為了蠅頭小利欺騙全國消費者。

高大牧場董事長陳東杰指控,廠商不只進口液態乳調製飲品,更以2025年紐西蘭乳品零關稅進口為由,壓低本土鮮奶收購價格,但消費者於零售通路購買價格也未下跌,此舉形同趁機向基層酪農與消費者揩油,將衝擊台灣鮮乳自給率。

食藥署說明,廠商必須完整揭露名稱,有添加其他原料都必須如實標示,否則依規定,最高可面臨400萬元罰款,明年7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必須有鮮乳標章才能標示為鮮乳」,否則只能以乳飲品、還原乳、調味乳,甚至「牛奶風味」等名稱標示。◇

延伸閱讀
立委、社家署推動修法保障兒少權益
2025年05月28日 | 1個月前
葉丙成捲性平爭議 7綠委公開譴責
2025年05月21日 | 1個月前
為罷伍麗華 傳藍營闖告別式索簽名
2025年05月08日 | 2個月前
180億元難救農業 立委籲擴編特別預算
2025年04月30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