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水腫 穿鞋卡卡 六招改善循環

上班族久坐不動,工作一天後常會下肢水腫,甚至腳卡在鞋裡。(Lenar Nigmatullin/Shutterstock)
上班族久坐不動,工作一天後常會下肢水腫,甚至腳卡在鞋裡。(Lenar Nigmatullin/Shutterstock)

文/Amber Yang

許多上班族久坐不動,到了下午常會下肢水腫,有時小腿腫脹,甚至腳掌浮腫卡在鞋裡,很困擾。本文提供六個改善下肢水腫的運動,幫你下班後恢復腿部的循環健康。

長時間不活動導致水腫,血液循環差,水分滯留在下肢,甚至滲透至組織間隙,造成所謂的「代謝型水腫」,常伴隨痠痛或沉重感。

中醫觀點,水腫與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腎主水」腎負責調節身體水液代謝,「脾主運化」脾系統、即消化系統,負責轉化和運輸營養及水分。當腎無法排出多餘水分,或脾功能下降水分滯留時,容易出現水腫現象。

工作一整天後,腳部出現水腫,可在下班後練習以下六個簡易動作,促進下肢循環,讓腿和腳更輕鬆。

第一招:踮腳尖

踮腳尖是最簡單的腿部泵血運動,有助於訓練腳踝與小腿肌群,促進血液回流。可採用坐姿或站姿進行。

第一招:踮腳尖(健康養成記)第一招:踮腳尖。(健康養成記)

動作:如採用坐姿,只須坐在椅子上,將雙腿分開,踮起腳尖即可。站姿則身體站直,雙腳分開,夾緊臀部、收小腹,維持核心穩定,頭部向上挺直。身體重心微微靠前,將腳跟抬起,保持20秒後輕輕放下腳跟,放下時注意身體重心不要往後倒。

第二招:前弓箭步

弓箭步可訓練腿部與臀部肌群,同時活化下肢血液循環。肌肉收縮能有效將血液和淋巴液推回心臟,促進血液循環。注意運動時,先讓肌肉在緊繃狀態下維持數秒,然後反覆進行動作。這是一種等長收縮運動,可增強血液回流效率,有助改善循環,並減少下肢水腫及代謝廢物堆積。

第二招:前弓箭步(健康養成記)第二招:前弓箭步。(健康養成記)

動作:身體站直,一腳向後撤一步,下蹲時前腿屈膝90度,後側大腿與小腿也呈90度,保持靜止5秒。臀部發力,站起身時將後腿向前併攏。重複做弓箭步10次,之後換另一側練習。

第三招:側弓箭步

側弓箭步還有助於加強臀部穩定與側向腿部肌肉。

第三招:側弓箭步(健康養成記)第三招:側弓箭步。(健康養成記)

動作:身體站直,雙腳打開超過肩寬,臀部先往左後方推出,左腿彎曲,保持靜止5秒。臀部發力,站起恢復原位後,再重複做左側弓箭步10次。之後換右側練習。

第四招:深蹲踮腳

結合深蹲與踮腳尖,增強下肢肌力,同時促進循環。

第四招:深蹲踮腳(健康養成記)第四招:深蹲踮腳。(健康養成記)

動作:雙腳與肩同寬站立,依照第一招動作要領,踮起腳尖後保持靜止5秒。上身前傾45度,同時屈膝下蹲,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後,大腿與臀肌發力,起身回到踮腳尖姿勢。重複進行10次。

第五招:腳踝運動

旋轉腳踝可以活化小腿肌肉,有助於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腳部與小腿腫脹。

第五招:腳踝運動(健康養成記)第五招:腳踝運動。(健康養成記)

動作:平躺,雙腳抬高靠住牆面或椅子。雙腳腳踝順時針轉動15秒,再逆時針轉動15秒。重複3遍。

第六招:壓腳與勾腳

壓腳背與勾腳背的動作,能有效伸展和收縮腳部及小腿肌肉,幫助加強血液循環,減輕水腫情況。

第六招:壓腳與勾腳(健康養成記)第六招:壓腳與勾腳。(健康養成記)

動作:平躺,雙腳抬高靠住牆面或椅子。雙腳腳背下壓停留15秒,再將雙腳腳背向前勾停留15秒。重複3遍。

運動完,可用溫熱水泡腳,進一步放鬆腿腳壓力。日常簡易運動不僅有效改善下肢水腫,也能提升整體代謝與身體循環功能,讓腳步更輕盈,工作生活更輕鬆。此外,飲食上應盡量避免重鹹、辛辣食物,以防水分滯留、難以代謝喔!◇

延伸閱讀
漢光演習升級 落實全民防衛新戰略
2025年07月13日 | 17天前
政院: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2025年07月13日 | 17天前
中國C919客機疑仿製A320
2025年07月04日 | 26天前
美國研究:睡眠過量影響身心健康
2025年07月13日 | 17天前
以色列:轟炸前 伊朗未轉移濃縮鈾
2025年07月12日 | 1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