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海之心,臺灣之始 烏岩角登山記

陳錦堯說:「這裡不是山脊,而是一座從海面直刺天際的劍刃。」(陳錦堯提供)
陳錦堯說:「這裡不是山脊,而是一座從海面直刺天際的劍刃。」(陳錦堯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眼前這座烏岩角,是中央山脈的最北起點,地處花蓮縣豐濱鄉與秀林鄉交界,從宜蘭蘇澳一路沿海而行,最終於東澳嶺盡頭。這塊傳說中的「烏石仔」——海拔僅66公尺,卻氣勢如萬仞。

「這裡不是山脊,而是一座從海面直刺天際的劍刃。」攝影家陳錦堯站在這塊孤懸太平洋的巨岩之巔,海風鋪展,浪聲非常大。他與幾位登山友人清晨自磯崎海岸起登,趁退潮時分快速橫越溼滑礫石灘,踏上烏岩角的岩腳。從那一刻起,每一步,都不再是徒步,而是仰攀。

烏岩角之美,在於它的危險與孤傲。這是一塊被太平洋雕刻千萬年的岩體,岩性為變質片岩與千枚岩,表面裂隙縱橫。陡峭的岩壁直逼90度,每一寸都是風與浪的語彙。

眼前這座烏岩角,是臺灣中央山脈的最北起點。(陳錦堯提供)眼前這座烏岩角,是臺灣中央山脈的最北起點。(陳錦堯提供)
岩脊最窄處不到半公尺,一側是萬丈深海,另一側則是直上藍天的裸岩。(陳錦堯提供)岩脊最窄處不到半公尺,一側是萬丈深海,另一側則是直上藍天的裸岩。(陳錦堯提供)

「從海邊爬上岩頂,沒有路,全靠裝備與判斷。」穿上頭盔,扣緊吊帶,腳尖踩點、手掌尋縫,一群人如螞蟻般伏行在巨岩邊緣。陳錦堯邊攀邊拍,在岩壁間找出最佳取景角度,記錄下登山者在岩海之間的對話與沉默。

最令人屏息的,是劍脊段。岩脊最窄處不到半公尺,一側是萬丈深海,另一側則是直上藍天的裸岩。他們必須在這道「天然刀鋒」上橫移、轉身、交換位置,任何一個重心偏移都可能讓人墜入翻湧浪濤。「每一口呼吸都像是與天對話。」陳錦堯這麼說。

眼前這座烏岩角,是中央山脈的最北起點,地處花蓮縣豐濱鄉與秀林鄉交界,從宜蘭蘇澳一路沿海而行,最終於東澳嶺盡頭。(陳錦堯提供)眼前這座烏岩角,是中央山脈的最北起點,地處花蓮縣豐濱鄉與秀林鄉交界,從宜蘭蘇澳一路沿海而行,最終於東澳嶺盡頭。(陳錦堯提供)
這塊傳說中的「烏石仔」——海拔僅66公尺,卻氣勢如萬仞。(陳錦堯提供)這塊傳說中的「烏石仔」——海拔僅66公尺,卻氣勢如萬仞。(陳錦堯提供)

烏岩角屬於中央山脈東緣變質帶,片岩、石英脈交錯形成縱深層理。歲月將岩石雕刻成波浪狀的褶皺,像一本打開的詩集,訴說千萬年的造山記憶。每一步攀登,都是地球的年輪。登頂那一刻,隊伍在狹窄岩巔排開,背後是鋸齒般的稜線,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最難的不是登頂,而是理解這片岩海的語言。而登烏岩角,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謙卑。」

陳錦堯說,烏岩角雖然高度不高,但並非一般郊山可比。登島需判斷潮汐,裝備包括全套攀岩繩索與安全系統,且不可單人行動。遇天候不穩或浪大,應立即撤退。陳錦堯也提醒:「最重要的是,不能留下垃圾與破壞,讓這個臺灣的起點,永遠維持純粹。」◇

與幾位登山友人清晨自磯崎海岸起登,趁退潮時分快速橫越濕滑礫石灘,踏上烏岩角的岩腳。(陳錦堯提供)與幾位登山友人清晨自磯崎海岸起登,趁退潮時分快速橫越濕滑礫石灘,踏上烏岩角的岩腳。(陳錦堯提供)
陡峭的岩壁直逼90度。(陳錦堯提供)陡峭的岩壁直逼90度。(陳錦堯提供)
烏岩角雖然高度不高,但並非一般郊山可比。(陳錦堯提供)烏岩角雖然高度不高,但並非一般郊山可比。(陳錦堯提供)
陡峭的岩壁直逼90度。(陳錦堯提供)陡峭的岩壁直逼90度。(陳錦堯提供)
穿上頭盔,扣緊吊帶,腳尖踩點、手掌尋縫,一群人如螞蟻般伏行在巨岩邊緣。(陳錦堯提供)穿上頭盔,扣緊吊帶,腳尖踩點、手掌尋縫,一群人如螞蟻般伏行在巨岩邊緣。(陳錦堯提供)
陳錦堯邊攀邊拍,在岩壁間找出最佳取景角度。(陳錦堯提供)陳錦堯邊攀邊拍,在岩壁間找出最佳取景角度。(陳錦堯提供)
登島需判斷潮汐,裝備包括全套攀岩繩索與安全系統,且不可單人行動。(陳錦堯提供)登島需判斷潮汐,裝備包括全套攀岩繩索與安全系統,且不可單人行動。(陳錦堯提供)
烏岩角屬於中央山脈東緣變質帶,片岩、石英脈交錯形成縱深層理。(陳錦堯提供)烏岩角屬於中央山脈東緣變質帶,片岩、石英脈交錯形成縱深層理。(陳錦堯提供)
登頂那一刻,隊伍在狹窄岩巔排開,背後是鋸齒般的稜線,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陳錦堯提供)登頂那一刻,隊伍在狹窄岩巔排開,背後是鋸齒般的稜線,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陳錦堯提供)
「登烏岩角,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謙卑。」陳錦堯說。(陳錦堯提供)「登烏岩角,不是為了征服,而是為了謙卑。」陳錦堯說。(陳錦堯提供)
登島需判斷潮汐,裝備包括全套攀岩繩索與安全系統,且不可單人行動。(陳錦堯提供)登島需判斷潮汐,裝備包括全套攀岩繩索與安全系統,且不可單人行動。(陳錦堯提供)
 這塊傳說中的「烏石仔」——海拔僅66公尺,卻氣勢如萬仞。(陳錦堯提供) 這塊傳說中的「烏石仔」——海拔僅66公尺,卻氣勢如萬仞。(陳錦堯提供)
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
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
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登烏岩角驚險時刻。(陳錦堯提供)

延伸閱讀
防堵詐騙 立院修法納管第二類電信
2025年06月17日 | 18天前
美擬徵晶片稅 專家籲美與盟國合作
2025年06月17日 | 18天前
2025世界競爭力台灣名列第6
2025年06月17日 | 18天前
北市電動公車起火 7乘客皆無恙
2025年06月17日 | 1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