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 年增23.68%連14紅

美國暫緩對等關稅政策,客戶拉貨潮持續,生產動能熱絡。經濟部23日公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22.31%至107.51,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08.37、年增23.68%,指數雙創歷年同期新高,連續14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主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以及美國高額對等關稅延後,造成客戶近期拉貨動能增加。
統計處指出,電子零組件生產指數,刷新歷年單月新高,年增幅度36.48%,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高效能運算及AI(人工智慧)應用需求續旺,年增44.43%。同時,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指數,也受到半導體產業投資力道增加,以及手機鏡頭訂單增加,年增47.15%。
不過,傳統產業受到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讓客戶普遍需求保守、進而減產,抵銷了部分增幅,各業別增減不一。受到市場需求不佳及海外同業競爭影響,使部分廠商調節減產,加上部分車型零件短缺,造成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5.87%、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2.15%。
至於基本金屬業,則因電子使用的金屬材料需求增加,但全球鋼市持續疲軟、客戶備貨保守,在正反因素互抵下,基本金屬年增1.25%;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充產能,年增率為4.75%。
展望未來,統計處表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不墜,可望維繫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續居高檔,支撐台灣製造業動能,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落在108.67至112.67,年增率介於11%至15.1%之間,連續第15個月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