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毒現金湧入美國銀行 中墨洗錢網絡曝光

涉毒品交易的中墨洗錢集團已深入滲透美國金融系統。《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15日報導,美國聯邦檢察官指控,于家勇(Jiayong Yu,音譯)為一個由中國和墨西哥毒梟合作的地下洗錢集團工作,他隸屬的華人洗錢組織四年洗錢約5千萬元(美元,下同;約新台幣15億元)。
該洗錢集團以折扣價從墨西哥販毒集團「西納羅亞」(Sinaloa)購買美元,然後以高價轉售給在美國生活的中國富人,協助他們將資金轉移至美國,用於購屋、支付學費等。
參與調查此案的人員表示,該華人洗錢集團利用假身分、微信與分批存款手段,利用花旗銀行、大通銀行、美國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的櫃台和提款機洗錢。現任與前任執法官員和法庭紀錄顯示,類似的洗錢手法在美國各地公開運作,掩蓋了跨境販毒集團走私芬太尼、冰毒、古柯鹼等毒品的真正目的,即獲得龐大的利潤。
據報導,華人洗錢業者有時會使用假護照在多家銀行開設數十個帳戶,或招募當地商人與學生。為吸引客戶,他們對毒販僅收1%至2%的手續費,低於競爭者的7%左右。
2021年,美國緝毒局(DEA)觀察到于家勇和其他洗錢分子多次前往不同銀行進行大額存款,有時一天內就完成資金轉移,方式包括購買銀行本票、轉為加密貨幣或轉帳給中國金主。這些帳戶一旦遭關閉,洗錢集團便以假身分重新開戶,持續操作。2023年5月,警方在于家勇身上查獲20萬元現金和假護照。
持學生簽證洗錢被逮
該案關鍵人物之一張賽(Sai Zhang,音譯)持學生簽證赴美後涉入地下洗錢換匯業務。執法部門發現他與西納羅亞集團密切合作,由手下人接收毒品現金,再將其出售給在美華人。2023年4月,警方在洛杉磯北山(North Hills)一棟民宅查獲藏在床下的6萬元現金,緝毒犬確認鈔票沾染毒品味道。
在另一案件中,警方追蹤監視一名女性從白色皮卡司機手中接獲裝有30萬元的袋子,並在皮卡車中查獲50公斤古柯鹼。
檢方表示,張賽透過微信等加密通訊工具與客戶聯繫,以避免遭美國警方監聽。他的網絡龐大,部分帳戶使用假護照或透過學生、商人開設,將可疑資金存入美國金融系統。
最終,警方在2023年逮捕張賽,當場查獲15萬元現金。儘管他堅稱這些資金與毒品無關,並表示「我認識很多有錢人,幫他們轉錢」,但仍被指控共謀洗錢和毒品販運。
與此案相關的所有調查行動在2024年共起訴24人。審判預計於今年10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