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本人取錢 重病患銀行門口過逝

湖南株洲一名重病纏身的市民,需要5萬元(人民幣,下同)救命錢,其女兒帶著兩人的身分證去銀行取款,銀行工作人員在知情的情況下,仍然要求本人至銀行辦理。身患重病的本人被抬進銀行,但在辦理取錢手續過程中不幸去世。此事引起極大的憤怒和廣泛的討論。
5月14日,一名彭先生在短影音平台上發布影片稱,「我的姑媽多年來一直多病纏身,早段時間因偏癱導致腿摔斷在田心醫院住院。5月14日,表妹想送姑媽去別的醫院治療,姑媽讓女兒拿著兩人的身分證和存單,去中國農業銀行湖南株洲田心支行取最後一筆定期存款5萬元,但是銀行工作人員告知表妹,必須姑媽本人到銀行辦理才行。表妹明確告訴銀行的工作人員,母親重病,來不了銀行辦理手續,但是銀行工作人員在知曉存款人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也強調要求當事人前來,本可以上門服務的項目也不主動提供。最後沒有辦法,表妹聯繫了小表妹夫,用輪椅抬著姑媽來到銀行辦理取款手續⋯」
彭先生表示,姑媽的女兒陳某在取出定期存款時三次輸入密碼錯誤,帳號被鎖了,銀行工作人員要求姑媽本人到銀行來做人臉辨識;但姑媽偏癱(身體一側麻痺癱瘓)只能以搖頭點頭回應別人,「人臉辨識失敗了,就現場擱置了。」彭先生說,老人在銀行折騰了一個多小時,身體狀況惡化,倒在銀行。
該網友悲憤質問:「銀行大老們,你們標榜的『為人民服務』究竟在哪裡?為什麼救命的錢,存在你們那裡,卻比登天還難取出來?儲蓄自由的承諾,又體現在何處?難道到頭來,取自己的錢,還得把命搭上嗎?」該網友所發布的3條影片也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
極目新聞報導,中國農業銀行湖南株洲田心支行附近的多位居民表示,5月14日下午確實有人用輪椅送一位婦女到中國農業銀行湖南株洲田心支行,取錢時發生糾紛,當時來了救護人員、警察等,後來晚上來了一輛殯儀館的車,載走了一個人。
報導說,5月15日上午,中國農業銀行湖南株洲田心支行的電話一直打不通。同日,株洲市石峰區政府工作人員回應稱,經法警確認,老人是突發疾病死亡,目前此事已經上報、處理。株洲市公安局石峰分局的工作人員則稱,目前正在處理,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這起事件在網路曝光後,銀行方面試圖推卸責任,稱發現老人狀況後,告知老人女兒陳某可以上門服務,也可直接將錢匯到醫院進行救治,但陳某沒有表態;告知可將老人帶回家休息,由陳某留下辦理,被拒絕。
對於銀行的說法,彭先生表示「不認可」。他15日晚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說:「(和銀行)談了一下午,沒看到監控。可以說我們碰瓷,我們要求查看監控,證明我們的說法。」但銀行方面並沒有對外公開現場監控畫面。
5月16日銀行突然轉變態度,彭先生告訴《大河報》,已經與銀行方面達成和解,銀行將負責老人的喪葬費用「以慰問金的形式」向家屬支付10萬元。「(協議)是我表妹(老人女兒)跟他們簽的」。
通過中國農業銀行客服熱線95599了解到,如果老人行動不便、患病等情況,卡內活期存款、定期存單均可由他人代理取款,需要提供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有效身分證件、存款憑證原件進行辦理。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向銀行申請上門服務,但是否能提供該服務,還需要諮詢銀行。
此事件引起輿論炸鍋,紛紛指責涉事銀行太冷漠:「銀行本應是為客戶排憂解難的地方,在面對特殊情況時,更應靈活處理。客戶重病在身,行動不便,銀行卻如此僵化的執行規定,實在有違服務宗旨。」、「這件事直指銀行服務的核心——當冰冷的規定與鮮活的生命發生衝突時,孰輕孰重?我們常常聽說銀行有為特殊客戶提供上門服務的選項。為何在這位急需救命錢的老人面前,這項服務卻『隱身』了?難道,制度的最後一道防線,不應該是人性的溫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