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自殺率升高 疑與社媒有關

近年來,台灣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約在3至4千人之間,醫師表示,年輕男性的自殺率近年來略有趨緩,但女性自殺率的成長速度卻不容忽視,推估與社群媒體有關,因為女性更在乎身材及外貌,若被取笑、評價,也會更敏感。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黃敏偉表示,日本過去認為自殺是個人行為,但後來意識到,自殺其實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至於台灣方面,1997年以前,自殺問題並未受到廣泛重視,因此在1997年至2011年間,「自殺」一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經過多年努力,自2010年起,自殺逐漸退出十大死因行列。
黃敏偉提到,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全球自殺率有上升趨勢,台灣卻展現出相對強韌的心理抵抗力,成功穩住了整體趨勢,疫情過後,更深刻體會到「心理韌性」的重要,強化心理韌性,就是強化心理的保護因子,降低風險因子。
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主治醫師陳映燁表示,目前台灣每年自殺死亡人數大約在3千至4千人之間,進一步分析2023年全台各年齡層自殺率,整體而言,台灣自殺率隨著年齡層增長增加,其中65到80歲間,是上升最快的年齡區間,自殺率最高;中年階段相對平穩;至於15歲到44歲的年輕族群,自殺則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陳映燁提到,近年來年輕族群自殺率有上升趨勢,也應關注媒體報導的影響力,因為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媒體內容的影響。
另從性別來看,年輕男性的自殺率近年來似乎略有趨緩,但更令人擔心的是女性,儘管女性的自殺率仍低於男性,但成長速度不容忽視,尤其是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自殺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推估與社群媒體有關,因為女性更看重視外貌、身材,若因此被評論或取笑,也會更敏感。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林承儒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年輕族群自殺率以女性較多,其他年齡層自殺率則以男性為多,全世界也是相同趨勢,歐美等國家,男女自殺比例約為4:1,台灣則約是2:1。
對於男性在其他年齡層自殺率較高的原因,林承儒說明,與自殺方式有關,男性通常使用上吊、喝農藥等激烈方式,女性則多為吞藥,相對暴力性沒那麼高。◇
※大紀元時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