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徵文比賽 綠:中共進行政治情報滲透

民進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民進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因轉發兩岸徵文比賽引起討論。對此,民進黨中國部13日表示,中共對台滲透手法日益細緻,近期曝光的徵稿行動主要可歸納為三種類型,均已在台灣社會留下明顯足跡,分別是電子郵件直投、透過社群平台偽裝境外智庫、以中國地方媒體名義進行操作,其徵稿已超越輿情蒐集層次,轉向政治情報滲透。

一、電子郵件直投。民進黨中國部指出,中共涉台研究機構直接寄信至跑兩岸新聞的記者信箱,邀請撰寫有關兩岸關係、國防部署、外交政策與總統職權等高度敏感議題的「外稿」,並以高額稿酬作為誘因。此類信件顯示,中共早已將媒體人視為潛在情報通路。

二、透過社群平台偽裝境外智庫。民進黨中國部說,部分人士假冒「新加坡智庫」或其他第三地機構,在臉書主動聯繫台灣記者,言談中使用明顯中國式用語如「早上好」、「可先付訂金」等,實際查證後卻發現根本查無此機構,顯然是統戰包裝下的假面邀稿。

三、以中國地方媒體名義進行操作,民進黨中國部舉例,如福建地方報社,會提供官網連結邀稿,並強調「台閩一家親」、「主題自由」,試圖營造善意交流氛圍。但當台灣記者表達拒絕後,對方立即刪除對話並封鎖帳號,行徑隱密且具任務導向,顯示背後極可能為有系統的情蒐作業。

民進黨中國部指出,三種操作雖手法不一,但核心邏輯如出一轍,皆以「學術」、「新聞」或「中立智庫」作包裝,實為中共統戰機構假借非官方身份對台媒體與知識圈進行滲透的手段。對方雖自稱研究人員、智庫成員或媒體人,實則極可能與中共黨政軍系統直接掛鉤。

民進黨中國部說,根據媒體報導,徵稿對象首重熟悉政黨生態、特別了解民進黨決策結構與權力運作的媒體記者與評論者。由於他們長期接觸政壇核心運作,其分析與觀察極具情報價值。多位爆料者指出,中共特別要求撰寫「政黨內幕」等深度內容,顯示其徵稿已超越輿情蒐集層次,轉向政治情報滲透。

民進黨中國部強調,這些訊息一旦遭中共建檔,對我方將構成極大風險。其內容不僅涉及政黨人事與選戰策略,更包括個人思想傾向與社交網絡的分析資料,進一步建構統戰名單與行動模型。這種滲透模式,早已不是單次新聞合作,而是計畫性、結構化的認知控制工程。

延伸閱讀
管制AI晶片 川普擬立新規
2025年05月09日 | 15天前
綠批朱錯誤類比 不尊重受害者
2025年05月08日 | 16天前
刺激經濟 中國央行宣布降準降息
2025年05月07日 | 1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