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AI晶片 川普擬立新規

川普政府週三(5月7日)宣布,將撤銷拜登時期制定、原定5月15日生效的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管制規則,並制定替代規範。美國商務部表示,原規則「過於複雜、官僚」,將以「更簡單、可促進創新」的新方案取而代之,以鞏固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
該規則原設計為三級制度,限制輝達(Nvidia)等美國企業向多數國家出口尖端AI晶片,並對印度、瑞士、墨西哥與以色列等盟友設限,引發業界與多國政府強烈反彈。微軟與甲骨文等科技公司認為,該規則將削弱美企的海外機會,卻無助於遏制中共。
此舉也回應了共和黨參議員的要求。4月中旬,芮基茲(Pete Ricketts)等七位參議員致函美國商務部,批評該規則將造成「不確定性、投資停滯與盟友流失」,呼籲川普政府立即撤銷。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在面對媒體詢問,是否將放寬晶片出口限制時明確表示:「我們可能會這麼做,對,很快就會宣布。」
拜登版AI晶片出口規則
拜登政府今年1月13日發布名為「AI擴散臨時最終規則」(Interim Final Rul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試圖建立全球分級制度,以限制美國AI晶片流通。
根據原規定,18個第一級國家(包括七大工業國與台灣)可無限制採購;約120個第二級國家(如以色列、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需遵守數量配額;第三級國家如中國、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則全面禁運。
該規則同時擴大至AI模型,向外國提供AI訓練數據與「封閉式模型權重」也需申請出口許可,防止第三方間接協助中共獲得尖端模型。
此制度推出後迅速引發產業與盟國反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警告,對中共限制若過嚴,將損害美國利益,並指出中國市場未來可能達500億美元。歐盟及外國業者亦擔憂,分層制度將促使一些友邦向中共靠攏。
川普擬分別與各國簽協議
據《華爾街日報》、彭博社等媒體報導,川普政府計畫取消原有的三級分層制度,改以與個別國家簽訂雙邊協議的方式進行,強化對關鍵國家的政策彈性。
商務部發言人指出,原規則「將阻礙美國創新」,新制度將在避免對盟友設限的同時,防止中共獲取尖端晶片。
川普政府同時將晶片出口議題納入與部分國家的貿易談判,要求對方承諾配合美方防堵尖端技術流向中共,以交換關稅優惠條件。川普政府官員正評估,如何在維護產業競爭力與防範地緣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外界預期,川普此舉有望為受影響企業帶來短期利多。消息公布當日,輝達股價應聲上漲逾3%,費城半導體指數也上漲1.7%。但部分業界主管仍預期,美方未來可能採用形式不同、強度相當的替代管制。
AI晶片協議或被納入關稅談判
商務部發言人並未透露新規則的實施時間表,僅表示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政策圈人士說法,相關草擬工作可能需時數月。
專家指出,限制措施的延宕已對產業造成不確定性,部分國家可能在新規上路前加速囤貨;同時,與各國另立協議也是艱鉅工程,可能導致企業需遵循數十套不同政策。
未來各國與美國磋商時,是否會在關稅談判中納入AI晶片出口協議、AI模型數據是否必須接受管控,將成為美中科技競爭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