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出訪 或開啟美沙核能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將訪問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國家,除了謀求與沙國對美國的新一輪貿易、投資之外,兩國可能在民用核能領域展開合作也引發外界關注,因為這將重塑中東地區核能發展,並涉及全球地緣政治博弈。
據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Claire Leavitt)日前公布消息,川普預計從週二(5月13日)至週五(16日)訪問沙國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三個中東國家。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就曾將沙國作為首次外訪的目的地。
在川普展開此次中東之行以前,美國能源部部長萊特(Chris Wright)4月已訪問了沙國。沙國方面希望藉助美國的技術來發展其民用核能計畫,而川普政府也表現出濃厚興趣,對此表示「非常興奮」。
據《阿拉伯新聞》(Arab News)4月13日報導,萊特在沙國宣布,美國和沙國將簽署一項關於能源合作和民用核技術的初步協議,合作將重點關注沙國商業核電產業的建設,預計今年將取得重大進展。
他強調,沙國擁有鈾等礦產資源,是發展核電的天然優勢,今年世界就可以看到沙國商業核電產業的「有意義進展」;此外,美國期待與沙國長期合作,以發展沙國的民用核能工業。
4月15日,萊特在一份新聞稿中聲明宣布,這份不具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草案將涵蓋傳統與新興能源領域合作,但不包含資金或法律承諾。
美國能源部發言人隨後也表示,備忘錄文本尚未最終確定,預計需數週時間完成起草工作後方能簽署。
除核能外,據沙國通訊社官網披露,即將簽署的備忘錄還將涉及油氣、石化、碳管理、氫能技術、電力及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外界認為,川普此次訪問沙國,可能會簽署兩國在核電等領域合作的重要文件。
沙國迫切希望發展核電
沙國是全球石油巨頭,但其大部分國土為沙漠。沙國自身的石油消耗占其產量的1/3,全國僅空調就消耗了大量石油,如果能夠發展核電,沙國就可以將內需的石油轉為出口。
此外,為擺脫依賴石油出口的單一經濟體系,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也一直在推動礦產的開採及加工。沙國擁有大量鈾儲備,鈾是核反應爐的燃料。
長期以來,沙國一直試圖推動美國在其境內建造鈾濃縮設施,該設施可生產用於民用核反應爐的低濃縮鈾(LEU,鈾235含量2%-20%);但同時,它也可能生產用於核彈的高濃縮鈾(HEU,鈾235含量20%以上)。
川普政府官員此前透露,沙國希望利用其國內的鈾礦藏。此前,該國已在中共的協助下,花費了數千萬美元尋找和開發這些礦藏。但政府核能機構表示,沙國目前已探明鈾礦的「開發成本極高」。
美國支持沙國發展核能
在核領域幫助沙國,有助於川普發展美國經濟。對美國來說,技術支援沙國建造核反應爐將為美國公司帶來福音。
其次,美國與沙國在建造核電廠反應爐等方面的合作,有可能把中共和俄羅斯排除在外,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獲得先機。
據美聯社報導,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副總裁艾特曼(Jon Alterman)對此表示,即使川普此行沒有簽署協議,僅僅向沙國和伊朗發出華盛頓可能支持沙國核計畫的信號,也可能就達到了川普的初步目標。川普正推動與沙國達成限制伊朗核計畫的協議。
國際上呼籲美國與沙國達成核協議的呼聲很高,因為擔心沙國轉向中共或俄羅斯協助該國發展核工業,從而影響安全保障。
美聯社報導,巴林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爾哈桑(Hasan Alhasan)表示,國際上的普遍感覺是「如果美國不提供,其他人就會提供。」
據媒體透露,此次川普重返白宮後的首次中東之行,代表團中有多位重量級華爾街投資機構及矽谷科技巨頭的高層主管。這意謂著川普可能獲得沙國、卡達等國的巨額投資,及大量購買美國產品的貿易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