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特優公廁故障多 議員籲應納市民評分

台中市公廁有九成多貼上特優級標章,市議員楊典忠8日於市議會指出,他發現多間廁所的小便斗、馬桶長期故障未修,小便斗甚至4個壞了3個,有的公廁四周環境相當髒亂。他建議市府,應增加公廁使用者評分系統,讓「特優」名符其實。副市長鄭照新表示,會去現場勘查,了解為何有此誤差。
環保局長陳宏益答詢說,根據管理經驗,獨立公廁比較容易有問題,他已計畫運用Google地圖標出公廁位置,讓民眾評分;另目前公廁管理只有獎勵沒有懲處,特優級公廁比例高是按中央規定,這是全國普遍現象。至於臺中市潔淨市容環境管理暨公廁品質提昇督導計畫,大部分公廁衛生宣導與巡查,公廁改善工程則有另外申請補助。
楊典忠表示,根據台中市環保局資料,目前全市列管公廁共5,810座,當中5,795座被評為特優級,占比達99.7%。市府每年還編列268萬元委託廠商辦理「台中市潔淨市容環境管理暨公廁品質提升督導計畫」,但是公廁的品質並不如評鑑。陳宏益說,268萬元主要用於公廁衛生宣導和巡查,公廁改善工程會另外申請補助。
楊典忠指出,他最近前往高美濕地遊客中心的公廁,竟發現小便斗壞了4個,還有北屯一賣場4個也壞了3個,他問,這兩處的公廁者都是特優級,「市府訂的標準在哪裡」?
他說,還有中區自由停車場一樓特優級男廁大號間,長期故障維修關閉不能使用,且不僅硬體損壞,潭子運動公園公廁地上髒亂,也張貼特優級標章,故障待修的公廁也能被選為特優級?
楊典忠認為,《臺中市環境清潔維護自治條例第十一條》有針對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與評比,及進行評鑑分級與績優獎勵規定,對於未達特優級「管理不好」的公廁,市府只會繼續爭取中央硬體設施補助,但卻沒有降級或適當處分的機制,或公告未達標準公廁名單。他要求市府建立公廁使用者評分系統,提供民眾名實相符的優質公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