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呼籲醫界慎思: 失智要開抗精神病藥嗎?

《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精神藥物帶來的健康風險比以往認知的更嚴重,會導致失智症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該研究對失智症者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提出了重大的擔憂。
研究發現,這類藥物常被用來控制失智患者的激動與攻擊行為,但可能引發中風、血栓、心肌梗塞、心衰竭、骨折、肺炎,甚至急性腎損傷等風險,特別是在治療初期。
研究人員建議,醫師在開處氟哌啶醇(Haldol)、利培酮(Risperdal)和思樂康(Seroquel)等抗精神病藥物給失智症患者前,應該謹慎考慮這些廣泛且嚴重的不良反應。
長達20年的數據分析
該研究分析了超過20年的數據,包括17萬3,910名50歲以上的失智症患者。其中有3萬5,339人使用了抗精神病處方藥物。研究將他們的病歷與未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進行比較。
該研究分析了54萬4,203張抗精神病藥物處方。其中,25.3%是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這些老藥物的神經副作用較多,還有74.7%則為副作用相對較少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最常開的處方藥——利培酮、喹硫平(quetiapine)、氟哌啶醇和奧氮平(olanzapine)——占了將近80%的處方。
來自英國各地診所的數據顯示,在開始使用抗精神病藥的第一週,患者發展成肺炎和中風的風險達到高峰。特別是,在治療的前三個月內,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的肺炎風險比未使用者增加了一倍以上。
研究還顯示,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比未使用的患者中風的風險高61%,骨折風險增加43%。此外,急性腎損傷的風險增加72%,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高出62%。
研究作者指出:「不良反應的範圍超出了先前監管警告中強調的,治療開始後前期的風險最高。」
失智症藥物的爭議歷史
在美國,近70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和相關失智症。當其他治療方法如抗憂鬱劑和抗癲癇藥無法有效控制嚴重心理症狀時,抗精神病藥物通常被視為最後的手段。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海爾貝克(Kheirbek)教授在一篇社論中提到,國際治療指引建議僅在失智患者出現嚴重行為與心理症狀時,才有限度的使用抗精神病藥。然而,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由於孤獨感增加以及難以獲得替代療法,這類藥物的處方量急劇上升。
早在2005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抗精神病藥物實施了「黑盒警告」(black box warning),以突顯其可能帶來的致命風險,並明確表示這些藥物用於老年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問題的治療未獲批准。到了2008年,這項警告擴大至所有抗精神病藥物。
2023年,布瑞哌唑(brexpiprazole,商品名為Rexulti)成為首個獲得FDA快速通道認證,用於治療與失智相關的激動症狀藥物。儘管如此,發表在BMJ的另一篇文章對其安全性提出了警告,指出該藥物帶有「黑盒警告」,且改善症狀的程度非常小,但相較於安慰劑,死亡風險卻增加了四倍。
重新思考失智症照護用藥
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會(Alzheimer’s Research UK)的思格邇斯(Scales)博士強調,處理失智症混亂與激動確實很棘手:「要有能幫助改善生活品質的治療很重要,但目前選項有限,在某些狀況下才會使用抗精神病藥。」
精神科醫生拉斯(Russ)也提醒:「這項研究並非要我們禁止用這類藥物,而是在已經嘗試過其他方法後,謹慎使用。」
海爾貝克認為,應檢討失智症使用抗精神病處方,她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份研究的結果是一個強烈警訊,醫師必須嚴格重新評估在失智症治療中使用抗精神病藥的必要性,並且確保每一次處方都有充分的理由。」
她建議醫療人員應密切監測剛開始使用這類藥物的患者,並持續評估藥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且應優先考慮非藥物的替代方案。
尋求更安全的「非藥物療法」
研究結果突顯出醫療人員在開立強效抗精神病藥時,必須更加謹慎。作者們強調:「任何潛在的療效,都必須與多方面的嚴重風險仔細權衡。」
醫學專家們一致呼籲,應投入更多研究來開發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並推動非藥物療法,例如針對個案式的行為干預和環境調整,作為抗精神病藥物的有效替代療法。
「這項研究不僅提醒我們抗精神病藥物的潛在危害,也突顯了以病人為中心、整體照護的重要性。」海爾貝克說。
神經認知醫學專家、《逆轉阿茲海默症》一書的作者桑迪森(Sandison)博士強調了改善治療方式的迫切性。她在給《大紀元時報》的電郵中解釋說:「這項研究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到這些藥物的風險,也看到家屬在照顧失智親人時面臨選擇藥物的艱難抉擇。」
她倡導替代性治療方法,「很多時候,如果失智患者沒有用藥,家屬甚至很難找到願意收治的照護機構。」因此往往被迫依賴藥物。但她也認為,正向的照護方式與一對一的陪伴,對於處理精神症狀非常關鍵。
在她的臨床經歷中,桑迪森積極採用非藥物方式來照顧失智症患者:「我們發現,刻意營造一種有益於大腦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中豐富的蔬菜、適度的生酮飲食、規律運動、社交活動,可以幫助失智症患者改善睡眠品質、穩定情緒,有時還能讓行為恢復正常。」
桑迪森期望,這份研究能促進更安全替代藥物的研發,尤其隨著嬰兒潮世代逐漸老化,需求將更為迫切。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Study Urges Doctors to Rethink Prescribing Antipsychotics for Dementia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