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該存多少錢 才能避免過猶不及?

銀行存款過少會有財務風險,過多則無法抗通膨恐怕會縮水。(123RF)
銀行存款過少會有財務風險,過多則無法抗通膨恐怕會縮水。(123RF)

編譯/高杉

銀行存款是確保個人、家庭財務安全的重要倚靠。在個人理財中,如何管理和調整銀行帳戶存款更是重要課題。不過,一個很常見的困擾是:投資股市、房地產或債券等,銀行存款究竟該留多少才算足夠、恰當?或留了存款卻顯得過多或過少?

有些人認為,可隨時動用的存款金額越多越好,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若想在投資與存款之間,找到適合的平衡點,就要先了解和確定銀行存款的核心作用,也就是部分資金用在投資後,保留部分存款的目的是什麼。

銀行存款是為了保障財務安全和動用資金的靈活性。無論是應對緊急支出、日常開支,還是為某個目標做付款準備,現金儲蓄都不可或缺,因為急用錢的時候,很多投資都無法迅速變現,且投資也可能會失敗,帶來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究竟銀行帳戶該留多少存款比較合適?答案取決於個人財務狀況、生活方式和目標。例如:單身沒有孩子的上班族和有3個孩子的家庭主婦,對「足夠存款」的定義顯然不同。

過少有風險 過多無法抗通膨

根據理財專家克魯茲(Rachel Cruze)研究,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筆緊急基金,通常是3~6個月的生活費。這筆錢可以應對突發事件,如失業、緊急醫療或車輛在突發事件後的維修等。

以普通美國人為例,如果一個人每月生活費為3千美元(約新臺幣9.8萬元),緊急基金的理想範圍應該是9千~1.8萬美元(約新臺幣29.2~58.5萬元)。然而,收入不穩定的人(如自由業者),可能需要儲蓄12個月生活費,至於雙薪家庭,可能3個月生活費就夠了。

如果銀行存款過少,會帶來明顯的財務風險。假設某人的存款只有500美元(約新臺幣1.6萬元),突然需要支付汽車修理費2千美元(約新臺幣6.5萬元),恐怕不得不依賴信用卡或高息貸款,導致債務累積,不僅增加經濟壓力,還可能損害長期財務健康。

如果銀行存款過多也同樣存在問題。假設有人將50萬美元(約新臺幣1,625萬元)全部存在普通儲蓄帳戶中,年利率僅0.5%,一年下來只賺2,500美元(約新臺幣8.1萬元)的利息。在通膨率高於利率的情況下,這筆資金會不斷「縮水」。將過多現金擺在低利率銀行帳戶中,會錯失很多投資機會,反而是股市、房地產或債券等選項可能帶來更高回饋。

恰當存款金額 因人而異

銀行存款有多少才算「多」或「少」,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Shutterstock)銀行存款有多少才算「多」或「少」,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Shutterstock)

具體該如何選擇?舉例來說,假設每月支出為2千美元,可以設定6千~1.2萬美元(約新臺幣19.5~39萬元)的銀行帳戶緊急基金,再加上未來一年旅行預算5千美元(約新臺幣16.2萬元),總計需要1.1萬~1.7萬美元(約新臺幣35.7~55.2萬元)的存款。而多出的資金,可以考慮進行投資,以對抗通膨並實現財富成長。

銀行存款有多少才算「多」或「少」,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銀行存款的「恰當金額」因人而異,並非絕對數字。個人的收入、支出、目標和風險承受力決定了這個平衡點。

透過合理配置緊急基金存款、短期目標資金和投資組合,保障自己和家庭財務安全,同時也讓錢滾錢,賺取更多利潤。但無論如何,適量的銀行存款不僅讓人安心,也為未來打開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朝野立委組團訪美 尋求台美雙贏局面
2025年04月27日 | 4個月前
醫院陸續遭駭 立委籲建軟體物料清單
2025年04月25日 | 4個月前
救健保 醫管專家提3策略
2025年04月27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