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領袖通話 有共識結束俄烏戰

美國總統川普2月12日先後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領導人通話,討論結束俄烏戰爭。川普資料照。(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美國總統川普2月12日先後與俄羅斯及烏克蘭領導人通話,討論結束俄烏戰爭。川普資料照。(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記者林燕、夏雨/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2月12日)接近中午時表示,他剛結束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通話,雙方討論了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議題,並同意「立即開始談判」。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他剛結束與普亭「漫長而富有成效的電話會談」,雙方討論了烏克蘭、中東、能源、人工智慧、美元等多個話題。

川普表示,「首先,正如我們都同意的那樣,我們希望阻止俄烏戰爭中數百萬人的死亡」,「普亭總統甚至使用了我非常強烈的競選口號『常識』。我們都非常相信這一點。我們同意密切合作,包括訪問對方的國家」。雙方同意讓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

★相關閱讀:

川普接著說,「我們將首先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告知他談話內容,我現在就要做這件事」、「我堅信談判一定會成功」。

川普表示,他已下令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中央情報局局長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及大使兼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領導談判。

最後,川普對俄羅斯釋放被不當拘留的美國教師佛蓋爾(Marc Fogel)表示感謝。他週二(2月11日)晚間在白宮親自接見了返美的佛蓋爾。

雙普或在沙國會面

 同一天,川普在白宮告訴記者,他將與普亭會面。川普說:「事實上,我們預計他會來這裡,我會去那裡,我們會見面,可能是在沙烏地阿拉伯。我們第一次會面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

會議舉行時間尚不清楚,但川普表示「不會太遠」。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亭和川普已同意會面,且普亭已邀請川普訪問莫斯科。這次會晤將標誌著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的重大轉變。

川普週三先後與普亭和澤倫斯基通話,討論結束俄烏戰爭。澤倫斯基辦公室表示,川普和澤倫斯基通電話約一小時。川普補充,「我認為我們正走向和平。我認為普亭總統希望和平,澤倫斯基總統希望和平,我也希望和平。我只想看到人們不再被殺。」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被問及美國政府是否將俄羅斯視為對手或合作夥伴。李威特回應,「美國將普亭和俄羅斯視為該地區的強大競爭者,有時甚至是對手。但正如總統所說,他喜歡與世界各國領導人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

烏克蘭不太可能收復失地

川普週三表示,他同意國防部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的觀點,即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不切實際」,且烏克蘭也不太可能收回所有土地。川普補充,早在普亭成為總統之前,俄羅斯就表示絕不會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多年。

週三稍早,赫格塞斯在布魯塞爾表示,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必須結束」,美國致力於維護烏克蘭主權,但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和平協議並不是一個現實結果。

赫格塞斯說,「我們和你們一樣,希望烏克蘭擁有主權和繁榮。但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回到烏克蘭2014年前的邊界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追求這個虛幻的目標只會延長戰爭,造成更多的痛苦。」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俄羅斯占領了烏克蘭約1/5的領土。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撤出被占領的領土,並希望加入北約或獲得同等安全保障,以防止俄羅斯再次發動攻擊。俄羅斯負責對美關係的高官週一(2月10日)表示,在烏克蘭戰爭結束之前,烏克蘭必須完全滿足普亭的所有條件,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並將軍隊撤出四個被俄軍占領及控制的烏克蘭地區。基輔對此表示,該要求等同於「投降」。

美盼由歐洲保護烏克蘭

赫格塞斯表示,歐洲軍隊應該是確保戰後烏克蘭安全的主要力量,美國軍隊不會參與其中;川普打算透過外交手段讓俄羅斯和烏克蘭坐到談判桌前,只有將聯盟力量與對戰場的現實評估結合起來,才能結束這場毀滅性的戰爭,建立持久的和平。

赫格塞斯也沒有宣布美國對烏克蘭的任何新援助。赫格塞斯指出,美國和歐洲盟友可以在某些領域合作,對俄羅斯施加更多談判壓力,「較低的能源價格加上更有效的能源制裁執行,將有助於讓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

赫格塞斯敦促歐洲「走上舞台」,為歐洲大陸的安全承擔更多責任。赫格塞斯呼應了川普的話,呼籲盟友將國防開支增加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而不是2%,明言「美國不再容忍鼓勵依賴的不平衡關係」。

英國、法國和德國週三表示,他們必須參與未來有關烏克蘭命運的談判,強調只有公平的協議和安全保障才能確保持久和平。他們表示,已準備好加強支持烏克蘭,並使其處於強勢地位。◇

延伸閱讀
白宮:效率部已省下34億美元
2025年02月12日 | 9天前
效率部團隊 至少進入4個聯邦機構
2025年02月12日 | 9天前
外資撤離中國 專家:大勢所趨
2025年02月12日 | 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