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變數不明 中經院:1月PMI轉緊縮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中)示警,川普對台灣半導體及貿易逆差不滿,政府應思考如何與美國進一步溝通與協商。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中)示警,川普對台灣半導體及貿易逆差不滿,政府應思考如何與美國進一步溝通與協商。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中經院10日發布,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7%,較前一個月回跌2.1個百分點,終結兩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示警,川普已發出訊號,對台灣半導體及貿易逆差兩部分不滿,政府應思考,如何與美國進一步溝通與協商。

1月適逢新年假期,工作天數減少,且目前是電子業淡季。中經院最新公布,1月PMI為48.7%,月減2.1個百分點,低於50%榮枯線,轉為緊縮。

連賢明表示,此報告調查時間點為川普祭出關稅戰之前,故廠商對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中斷連續4個月緊縮,轉為擴張,看法比較正面。針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預計2月PMI報告中,趨勢會比較明朗。他認為,台灣要擔憂的是川普將祭出的互惠性關稅,川普多次點名台灣半導體產業,但目前仍不清楚他要如何課稅、課多少稅。川普過去揚言10%~100%,範圍很廣,但台灣是美國課稅目標,這是最重要的。

至於川普關稅戰究竟對台灣造成多大衝擊?連賢明說,須視川普實際公布的課稅內容,只對高階晶片課稅或是對所有晶片課稅、對中間財或成品課稅,不同課稅方式的影響,差距很大。

外界關注是否產生全球「半導體通膨」?連賢明表示,半導體主要是中間財,並非終端消費產品,若川普對台灣課徵半導體稅,應留意終端電子零組件價格是否飆升;美國若對半導體中間財課稅,將對台灣影響很大。川普也對台灣貿易逆差相當不滿,政府應審慎評估及因應。

此外,美國預計對鋼鐵、鋁課徵25%關稅,是否衝擊台灣傳統產業?連賢明表示,依中經院觀察,台灣鋼鐵外銷到美國的數量較少,預估衝擊不會太過激烈。國際原油、部分塑化及鋼價持平回穩,部分業者未來展望也從緊縮轉為持平。◇

延伸閱讀
DeepSeek問世 分析:充滿認知戰
2025年02月09日 | 3天前
川普內閣對中共鷹派受矚目
2025年01月24日 | 18天前
連環殺人案 警搜焚化爐尋頭顱
2025年02月09日 | 3天前
美調查:應屆畢業生能力不足
2025年01月23日 | 20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