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內閣對中共鷹派受矚目
![美國川普內閣成員合影。第一排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左一)、準中情局長雷克里夫(左二)、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四)、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左五)、準國務卿盧比歐(左七)和準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左八)。第二排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左二)、準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左五)、準財政部長貝森特(右一)。第三排貿易代表葛里爾(左二)、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左三)、聯邦調查局局長巴特爾(左四)。(Eric Thayer/Getty Images) 美國川普內閣成員合影。第一排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左一)、準中情局長雷克里夫(左二)、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四)、準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左五)、準國務卿盧比歐(左七)和準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左八)。第二排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左二)、準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左五)、準財政部長貝森特(右一)。第三排貿易代表葛里爾(左二)、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左三)、聯邦調查局局長巴特爾(左四)。(Eric Thayer/Getty Images)](https://img.epochtimes.com.tw/upload/images/2025/01/24/741476_medium.jpg)
川普重返白宮,新內閣也成形,其中對中共的鷹派團隊格外受矚目。他們當中有一半曾任職川普第一任政府,1/5曾在軍隊服役,或仍在服預備役,部分目前還在聽證確認程序中。
副總統范斯(JD Vance)稱中共為美國「最大威脅」,任參議員時曾提出法案,主張若中共不遵守國際金融準則,應限制其進入美國資本市場。范斯曾加入海軍陸戰隊,退伍後成為律師。2016年出版自傳《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描述自己底層白人工人階級出身及成長經歷,讓他聲名鵲起。
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是國會頭號抗中共鷹派之一,立場友台,曾提出減少依賴中國藥品進口的法案,公開重申美國對台承諾,並發起反對侵犯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的立法,2020年兩次受中共制裁。他曾說:「二十一世紀將由美中關係定義。」盧比歐的國務卿提名,在參議院獲得99比0的絕對壓倒性支持。
駐中國大使帕度(David Perdue)縱橫國際商界40年,於參議員任內關切美國軍力,聚焦北京軍事擴張及美國潛艦規模是否足以匹敵對手,立場友台。
國務院顧問尼德漢(Michael Needham)長期任職保守派智庫。他嚴厲指責中共「使用奴工製造產品」,稱TikTok為「中共的、令人成癮的宣傳和間諜應用程式」。
駐聯合國大使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在眾議院領導通過立法,禁止中企大疆(DJI)的無人機在美國通訊基礎設施上運行,並要求聯邦通訊委員會披露美國電信公司的外國所有權。她將在聯合國強化美國領導力,聯合西方國家組成抗共聯盟。
負責經濟成長、能源和環境事務的副國務卿海柏格(Jacob Helberg)是大數據分析公司「帕蘭泰爾」(Palantir)資深顧問。他強烈要求禁止TikTok並表示,若字節跳動拒不出售TikTok,將聯合擔心中共構成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的矽谷人士。
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Elon Musk)是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星鏈(Starlink)和社媒平台X等公司領導者,新任務是削減政府支出。特斯拉在中國建有超級工廠,生產約一半的電動車,馬斯克可能成為美中間遊走溝通的重要人物。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chael Waltz)以對中共鷹派立場聞名,曾表示:「美國應尋求迅速解決在加薩和烏克蘭的衝突,為潛在對抗中國(共)騰出資源。」他擔任眾議員時發起立法,要求重置關鍵礦產供應鏈,重申對台灣的支持,並要求聯邦資助的研究人員披露外國資助情況。他呼籲美國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理由是中共在新疆進行「種族滅絕」。他也是第一位任職國會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綠扁帽」成員。
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出身陸戰隊,曾代表國防部派駐美國在台協會(AIT)。他支持不對稱戰略,強調台灣必須有捍衛自身的決心,並敦促華府「加大硬威懾投入」,維持台海現狀。他也將重新審視中共在新冠病毒爆發的角色。
國家安全委員會技術與國家安全高級總監費斯(David Feith)表示,美國應重新調整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減少「技術、資本和資訊流動控制不力」的國安風險,也認為美國應該加強阻止中共侵台的能力。
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是川普第一任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的幕僚長,當時密切參與貿易政策決策,包括對中國徵收高額關稅。他去年5月表示,對抗中國的貿易政策是美國的「世代挑戰」,認為美國應撤銷與中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並審查美國對中國投資。葛里爾曾是空軍律師,後來轉行打貿易訴訟官司。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曾協助川普第一任政府處理疫情衝擊,對經濟持傳統觀點,認為關稅對美企有害。但他表示,為達成加強自由貿易的協議,對中共使用徵稅槓桿是有必要的。
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支持高關稅,對中共持強烈批評立場。2021年川普卸任總統後第二天,中共就將納瓦羅列入「制裁黑名單」。
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是福斯新聞(Fox News)節目主持人,曾加入陸軍國民兵。他表示,將確保美國國防部將中共視為「前沿和中心」威脅。川普勝選後,赫格塞斯在播客(Podcast)上說:「中國(共)正在建立專門對付美國的軍隊。」川普不拘一格提名年輕、沒有將軍軍銜的赫格塞斯出任防長後,過去一直萎靡不振的美軍徵兵出現極大轉機,引發新兵入伍熱情。
負責政策的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Elbridge Colby)去年5月說,中共是「對美國最大的威脅」,建議若中共犯台,美國應保衛台灣。科爾比在川普第一任時起草2018年國防戰略。
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曾是民主黨眾議員,而且是軍人,2005年曾參與過伊拉克戰爭。她曾競爭民主黨2020年總統提名,但去年加入共和黨,擁抱「美國優先」政策並支持川普。加巴德在夏威夷陸軍國民警衛隊服役17年,現在仍在美國陸軍預備役服役,有中校軍銜。
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是華爾街風險投資家,最初在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裡大展身手,之後創辦自己的基金公司。他支持川普關稅政策,並提出「3-3-3」經濟政策,即到2028年提高美國經濟成長率至每年3%,將預算赤字減少到GDP的3%,並每日額外增加石油產量300萬桶。班森特表示美國需要擴大行動,減少供應鏈對中國依賴,稱中共是「史上最不平衡經濟體」。班森特過去捐款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2016年起開始捐款給川普。2024年競選期間,他為川普籌款近6千萬美元。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是華爾街投資銀行費茲傑羅(Cantor Fitzgerald)和全球金融經紀公司BGC集團執行長。費茲傑羅幫助中企在美上市,包括2023年中企阿諾醫藥(Adlai Nortye)的上市。BGC集團與中共國企「中誠信託」成立合資企業,其75%股份由中共持有。盧特尼克與中國有長期商務往來,但他也強力支持對中共加徵關稅政策,預計會遏制中共AI發展,並打擊華為和中芯等中國科技巨頭。
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曾任南達科他州兩屆州長,簽署過嚴格限制某些外國實體(主要為中國)購買農田的法律。她表示,美國需要警惕中共對美國農地持有情形,「多年來,我親眼目睹這個敵對的共產主義國家正在系統的接管美國更多、重要的食品供應鏈。」
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是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所長,呼籲加強對中國購買美國軍事基地附近的美國農田的審查和限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