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15紅優於預期! 1月出口387.1億美元、年增4.4%

財政部7日公布台灣1月出口金額387.1億美元、年增4.4%,為連續15個月正成長,優於預期。(財政部提供)
財政部7日公布台灣1月出口金額387.1億美元、年增4.4%,為連續15個月正成長,優於預期。(財政部提供)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外銷受惠高效能運算商機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推升資通與視聽產品、電子零組件出口表現。財政部7日公布台灣1月出口金額387.1億美元、年增4.4%,為連續15個月正成長,不畏新年假期和外銷淡季影響,出口優於預期。

財政部先前預測新年期間的基期因素影響,今年1月出口可能落在356億至367億美元之間,年減幅度約1%~4%,將中止連14紅。但1月出口金額實際數據比去年同月逆勢成長4.4%、來到387.1億美元。

觀察出口主要貨品,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表現亮眼,1月出口金額為125億美元、年增32.6%,成長最多。其中,電腦及附屬單元增32.8億美元或58.3%,但儲存媒體減2.6億美元或35%,抵銷部分增幅。

電子零組件方面,1月出口達139.9億美元、年增3.1%,以積體電路增5.2億美元或4.2%最多,印刷電路板及發光二極體則皆呈雙位數負成長。

不過,傳產表現仍略顯疲憊,財政部表示,1月礦產品出口年減37.5%、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年減14.6%、化學品年減18.7%、塑橡膠及其製品年減12.3%,未來將持續觀察1、2月累計出口表現,以排除年節因素影響。

財政部指出,主要市場出口強弱分明,對歐洲、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齊降,各年減18.3%、11.7%,對美國微增0.7%,對日本轉為年增7.2%,對東協因電子及資通產品外銷暢旺,成長21.5%,出口值為歷年單月第3高。另銷往墨西哥遽增4.8倍、貢獻頗大,主因供應鏈移轉效應推升資通產品出口。

展望2025年,財政部認為,近期國際間貿易限制、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衝突等情勢交鋒,為今年經濟前景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但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強勁,加上台灣半導體廠具備先進製程、高階產能等優勢,預期今年第一季有望延續出口穩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新竹遠東紡織廠氣爆 2死19傷
2025年02月06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