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推行人道安3箭 首訂汽車隔熱紙透光率

交通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交通部。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為改善行人道路安全,交通部長陳世凱7日宣布,將推出三大重要政策,包含調整路口停止線到行穿線距離、增加路口行穿線照明、檢討汽車隔熱紙透光率。6月將首推汽車隔熱紙安全指引,建議前窗玻璃隔熱紙透光率不應低於35%。

陳世凱表示,去年1~11月整體交通事故死傷均較2023年同期減少,不過兒少死亡人數較2023年同期增加4人,年增5.7%,以數據來看還有許多努力空間。從車本交通轉換到人本交通,這兩、三年是很關鍵的時刻,每一年都要設定目標來完成。

陳世凱表示,今年起共有三大重要政策。第一點為調整路口停止線到行穿線距離,將從現行法規規範的1~3公尺拉長到2~3公尺,因為台灣大型車、休旅車越來越多,若距離僅1公尺,對行人來有壓迫感,也將要求地方落實,增加穿越道路行人與停等車輛的緩衝空間。

第二點為改善路口照明,路口視線相當重要,尤其是晚間,將優先改善省道部分。以往一般道路照明都是黃燈,未來路口照明將改為白燈並增加亮度,讓行人通過路口時更易被察覺。

第三點為推動納管汽車隔熱紙透光率,陳世凱表示,目前各國都有一定規範,近年關注行人議題發現,汽車隔熱紙太黑可能阻礙駕駛視線,造成許多不幸事件。未來將朝這方向研討,包括汽車前擋玻璃、駕駛側窗等。

針對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公路局長陳文瑞說明,據蒐集國外規範隔熱紙可見光透過率最低標準,前方座位基於道安考量和駕駛者視線角度,前擋風玻璃為70%,前側窗玻璃為35%,後車窗透光率有些國家沒有規範。

陳文瑞指出,對於是否立法規範、政策是否溯及既往及是否與安全有直接關係,各界意見尚有分歧。預計3月邀集相關單位、團體,啟動會議並凝聚共識,同時製作車窗及擋風玻璃可見光透光率安全指引,預計3到6個月完成,安全指引將定義最低標準規範及安全建議值。國際規範最低標準為前側窗透光率35%,建議民眾不要黏貼低於35%隔熱紙。

陳世凱補充,最快6月提出安全指引,駕駛人都能拿到,特別針對新車,也會與經銷商合作,在賣車時就能提供指引。台灣的太陽較大,若沒有指引,民眾可能會盡量黏貼偏黑的隔熱紙。至於最後是否採強制性納管,還需要社會共識,將逐步推進。◇

 
延伸閱讀
躲過暗殺 川普籲美國人回歸信仰
2025年02月07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