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公司化首年虧138億 董事會擬討論票價調漲
去年是台鐵公司化元年,全年度實際虧損137.9億元,比預期虧損還多,並創史上新高。台鐵4日向媒體表示,受花蓮地震影響,票箱收入未達預期,加上人事費用增加,且票價30年未調整等影響擴大虧損,台鐵營運單位預計於5日董事會二度提報票價調整案,盼能盡快通過。
台鐵公司原預計公司化首年的營運虧損約74億元,去年底上修至120億元左右,不過根據去年12月會計月報顯示,2024年實際虧損達137.9億元,相較2021年虧損119億元、2022年111億元、2023年114億元,創下史上新高。
台鐵分析,虧損擴大的主包含公司成立元年提撥職工福利金23億、人事費用成長攀升到168億元、加上凍漲30年的票價仍未調整等皆影響虧損增加。此外,根據台鐵113年的營運報告,去年票箱收入原預估185億元,但受0403地震、颱風等天災影響,實際收入約174億元。
去年9月台鐵營運單位曾於董事會提出票價調整方案,因缺乏說服民眾的理由遭退回要求補充資料,預計5日二度提案董事會再度闖關,日前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曾透露,票價合理報酬率將控制在3%以內,也盼此案能順利通過,後續須經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通過、行政院核定,才能實施。
台鐵補充說明,首年帳面虧損137億元,配合執行政策的影響數達199.53億元,意即台鐵其實有盈餘,但因配合政策因素,損益才呈現虧損。
台鐵指出,雖然去年因天災頻繁重創運輸本業及鐵道觀光,但客運量平均每日達64.77萬人次,比2023年增加7.8%,累計客運人次達2.37億。客運收入約174億元,較2023年增加7.01億元。
此外,台鐵表示,去年附屬事業營收為46.44億元,比去年增加9.3%;便當及商品收入為8.63億元,比2023年增加12.8%;資產開發收入為37.81億元,比2023年增加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