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不佳 糖友中風危險高4倍!

一位40歲肥胖女糖友,以為年紀輕不會中風,平常外食不忌口,不好好控制血糖,結果中風。示意圖。(123RF)
一位40歲肥胖女糖友,以為年紀輕不會中風,平常外食不忌口,不好好控制血糖,結果中風。示意圖。(123RF)

文/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血糖控制不佳不只會有糖尿病,還影響血管健康,增加中風機會。中風對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若要遠離中風威脅,維持血糖穩定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民眾該怎麼做才能預防風險?已經中風過的患者,又該如何控制血糖避免再次中風呢?以下,由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神經科主任陳俊鴻以及高雄長庚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林宏昇一一為讀者說明。

血糖與中風有何關係?

血糖太高對身體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傷害,陳俊鴻表示,高血糖會對細胞造成毒性傷害,而且它會降低免疫力,還會導致類似慢性發炎的反應,種種因素加乘,就有較高機率產生動脈粥狀硬化,進而血管阻塞導致中風。

根據相關證據,高血糖可能導致更高的中風風險,林宏昇指出,糖尿病患者中風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1.5~4倍,約有2~4成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可能會發生中風,中風患者中也有4~5成左右有血糖問題。另外,不論是中風急性期或慢性期,血糖太高都會讓中風程度較為嚴重,也會導致患者較容易產生二次中風。

臨床上,因血糖控制不佳而中風的患者也不在少數。陳俊鴻提到,近期有位40多歲肥胖女性,本身患有糖尿病且未按時服藥、因工作關係又以外食為主,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再加上以往錯誤認知以為年紀大、男性才容易中風,她還年輕又是女性應該風險很低,沒想到今年8月就因中風而住院就醫,而且她的症狀並非常見的手腳癱瘓、無力等情形,而是眼睛無法正常移動、看東西會變成兩個(複視),且四肢感覺異常而不自知。 

健康族「飲食、運動、體重」防三高

中風的影響層面甚鉅,除了會影響手腳的運動與感覺、眼睛活動與視力外,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提醒民眾千萬不要等到事件發生後才驚覺預防的重要性。針對一般健康的族群,林宏昇表示,可採取初級預防,從「生活型態」介入,包括飲食管理、運動習慣、體重控制等,另外也要定期健康檢查確認血糖、血脂與血壓等各項指標,建議每1~3年做一次。

陳俊鴻也提醒,如果家人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代表自己可能有較高的發病風險,更應定期檢查追蹤,若已是糖尿病前期就必須開始多加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控制、保持運動等。

糖友要注意「共病管控」

但如果已經被診斷是糖尿病,除了要從生活型態介入外,陳俊鴻表示,也要依照醫師處方按時服藥,有副作用產生時應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藥物,而且也要定期追蹤檢查以確認藥物療效、使血糖問題持續獲得良好控制。

林宏昇提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建議控制在將近100mg/dL左右、飯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8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在7%以下,建議已經被診斷有糖尿病而且有使用藥物控制的民眾,初期應每3個月做一次檢查,確保血糖值穩定控制於目標範圍內。

除了定期追蹤血糖值外,陳俊鴻提醒,由於罹患糖尿病長期也會影響腦部、心臟、腎臟、末梢神經等,因此建議患者也需針對上述問題個別進行檢查,像是若擔心中風風險,就會建議做腦血管超音波以了解顱內血管、頸動脈等有沒有狹窄或斑塊的情形,做神經傳導檢查以了解是否有末梢神經病變,如果發現異常便需及時處理。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容易有高血脂、高血壓等共病,林宏昇強調,糖尿病的控制不只要從生活習慣、運動習慣、飲食習慣、藥物方面下手,其他共病的同時控制也非常重要。

三動作留意中風警訊

 

「微笑、舉手、說你好」3 招判斷腦中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微笑、舉手、說你好」3 招判斷腦中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藉由三個小動作「舉手、微笑、說你好」來測試是否已發生中風,若其中一項做不到就有可能是中風。陳俊鴻表示,民眾應謹記「FAST」口訣,Face(微笑時嘴巴歪斜、沒有對稱)、Arm(雙手無法平舉10秒)、Speech(說話時含糊不清)、Time(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即撥打119送醫治療),及時發現中風警訊盡早就醫治療。

不過,林宏昇提到,針對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只要發現之前沒有過的且又是突然出現的症狀,如:突發性頭痛、視力模糊等,也應警覺有可能是中風,必須盡速就醫。

而針對曾中風的患者,林宏昇認為,透過「整合型照顧」控制血糖避免二次中風、訂定飲食計畫減少高升糖食物、一週至少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並應控制體重、規律服藥、定期抽血追蹤,同時在家也應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值,將數值記錄下來與醫護人員做完整討論。

陳俊鴻說,已中風過的患者需更加嚴格控制血糖,臨床上會希望這群患者落實血糖控制,達到臨床所要求的正常標準,甚至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以下,以預防二次中風的發生。

——轉自「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川普推升黃金熱 金價破2900美元
2025年02月11日 | 1個月前
房價鬆動 待售屋開價下修
2025年02月11日 | 1個月前
馬斯克3兆買OpenAI遭拒
2025年02月1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