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寒訓首度結合「特戰6項職能」 爆破、狙擊、救護都要學
為強實實戰能力,陸軍專科學校專20期寒訓今年首度結合爆破、狙擊等「特戰6項職能」課程,由教官帶領學生組成的6人小組,依照想定狀況,執行家屋搜索、戰傷救護等突發狀況處置,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小部隊作戰模式運用,希望達到「一專多能」,提升軍事素養與戰技。
根據《青年日報》報導,為了培養軍事基本素養與戰技,陸軍專科學校今年寒訓特別納入特戰6項核心職能—「前觀、前管、狙擊、爆破、通信及醫護」等課程設計,內容包含戰傷救護、定向越野及限制空間戰鬥(CQB)等課程概念,使學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養成「一專多能」的教育目標,確保未來能迅速融入部隊訓練,勝任各項任務需求及挑戰。
在訓練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官透過實戰化想定,誘導示範小組依不同任務,以訓練槍模擬進行演練,包括命令下達、敵後滲透及限制空間戰鬥等要領,示範小組依戰術動作迅速進入支配點,於狹窄廊道及封閉空間靈活變換隊形,確保火力交叉覆蓋並維持射界優勢,同時藉由教官講解,使參訓的陸專學生了解小部隊作戰運用。
近年國軍也特別重視戰傷救護,希望官兵在戰場上能自救互救,提高存活力,本次課程也結合戰傷救護(TCCC)的模組概念,模擬隊員於作戰過程中受傷,建立學生們在敵火威脅下迅速完成加壓止血、初步包紮與戰術搬運的觀念,並運用掩體進行隱蔽,確保傷患安全撤離至後方治療。
陸專學生近期實施3週「寒期軍事訓練」,除演練城鎮戰近接戰鬥,根據陸專所釋出照片,更首度新增「紅隼」反裝甲火箭的模擬訓練,建構系統性城鎮戰訓練。
陸軍表示,加強戰傷救護訓練,不僅提升戰場存活率,更訓練在高度壓力環境下養成冷靜應對、團隊協作與決策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