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急速升溫 上週掛診逾18萬人次
![衛福部疾管署2月11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逾18萬1千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圖為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衛福部疾管署2月11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逾18萬1千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圖為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https://img.epochtimes.com.tw/upload/images/2025/02/11/744104_medium.jpg)
衛福部疾管署2月11日公布,上週類流感門急診逾18萬1千人次,為近十年同期最高,因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氣溫下降,疫傳播情風險持續;另外,腹瀉門急診就診單週突破30萬人次,也是近十年同期新高,評估近期沒有大型群聚、病毒株也並未改變,預期本週疫情可反轉。
根據疾管署統計,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18萬1千餘人次,為近十個流感季同期最高;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也是近十年同期最高。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近期因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及氣溫下降等因素,疫情傳播風險持續,民眾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
★相關閱讀:
對於疾管署公布公費流感疫苗最新接種狀況,累計接種657.3萬劑,尚餘1.3萬劑。考量目前仍為流感疫情高峰期,為提升較高風險族群接種率,已依行政院指示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最快2月20日起提供11類對象使用。
另外,過年假期後,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也呈上升趨勢,上週達30萬2,644人次,為近十年同期新高,而近四週疾管署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215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12件、占98.6%為多。不過,預期就診人次將於本週出現反轉。
全台急診塞爆 衛福部緊急商量對策
今年過年以來,各大醫院急診爆滿情況嚴重,據衛福部統計,全國急診就醫人數高峰為初二,高達4.5萬人次,年假過後,各院急診量仍比平日高出30至40人次,衛福部2月8日召集全台醫學中心、地方衛生局開會討論如何因應。
據衛福部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截至11日下午3時,台大有92人在等住院;台北馬偕等住院59人、等加護病房10人;林口長庚等住院112人,等加護10人。不只北部,中國附醫等住院65人、等加護7人;成大等住院73人、加護10人,高雄長庚住院人數破百,等加護病房也近20人。
台灣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維典表示,近期急診大爆發,急診壅塞早已逐漸變成常態,沒想到今年過年後又成長,連以往急診不會塞車的醫院,都有至少20人在等床,認為這是一大警訊。
對於急診擁塞的原因,張維典表示,包含冬天流感、諾羅病毒盛行,加上腸胃炎人數不少,及寒流來襲造成重症增加,加上近年護理人員出走,有些醫院人力僅剩六成,導致急診塞爆難解。
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強調,將持續強化加速入出院安排,盡量讓急診有需要住院的病人盡快住院。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今年過年假期間,平均每日醫院急診3.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平均2.7萬人次,今年較去年同期多出1萬人,分析原因與天氣冷、流感,及諾羅疫情,診所連假沒開診,大家不舒服只好衝醫院。
衛福部8日上午邀集全台醫學中心,及地方衛生局討論急診壅塞因應之道。劉玉菁表示,各醫院雖然都有壅塞情況,但仍有差異,部分醫院有病床調度機制,以緩解急診壅塞的壓力,此外,同區醫院應尋求其他醫院支援合作,必要時會由地方衛生局協助資源調度,確保醫療服務不受影響。
衛福部台北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王怡人說,最近流行很多病毒,像是黴漿菌、流感等,吸食電子煙也會加重病情,對肺部是隱形傷害,讓氣管纖維化,若將上環境過敏原的暴露,會讓發炎反應加劇,甚至可能會造成免疫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