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顛覆想像的旅行 越南初體驗

越南下龍灣的美麗景色。(Ivy提供)
越南下龍灣的美麗景色。(Ivy提供)

文/記者廖儷芬

「過去我對越南有著不少刻板印象,覺得那是一個發展尚未成熟的國家。然而,親身體驗讓我發現,越南不僅充滿生氣,甚至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更有文化韻味。」呂國正Frank在一趟越南之旅後,有感而發。

在竹科打拚多年,斜槓成為水彩畫家的呂國正,與就讀政大傳播學院的女兒呂庭誼Ivy,在去年(2024)底攜手走訪越南,展開了一場讓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探索之旅。

下面,讓我們跟著呂國正與呂庭誼,一起體驗「不一樣的越南」!

河內法式浪漫:
走進「小歐洲」時光隧道

初到河內,街道上濃厚的法國殖民風情,讓呂國正驚訝不已。他形容河內為「小歐洲」,尤其是那座哥德式聖若瑟主教座堂。「它的挑高設計和對稱線條,讓人彷彿置身巴黎,卻又融入了東南亞特有的溫暖色調。」Ivy補充,三十六古街樓房屋瓦的設計和氛圍,與歐洲如出一轍,但多了一份越南的樸實生活感。

初到河內,街道上濃厚的法國殖民風情,讓Frank驚訝不已。(Ivy提供)初到河內,街道上濃厚的法國殖民風情,讓Frank驚訝不已。(Ivy提供)

河內街道上的樓房,有著濃濃的歐式風情。(Ivy提供)河內街道上的樓房,有著濃濃的歐式風情。(Ivy提供)

 Frank 父女倆入住的民宿,比鄰聖若瑟主教堂旁。 (Ivy提供) Frank 父女倆入住的民宿,比鄰聖若瑟主教堂旁。 (Ivy提供)

◎ 市井繁華與街頭藝術交響曲

「河內的五光十色,不是浮華,而是色彩飽和的市井生活。」呂國正如此形容。三十六古街的每一條巷弄,都彷彿是一部歷史書,「每條街都專賣特定商品,從絲綢到中藥,甚至有整條街賣殯葬用品,這種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很特別。」Ivy說。

而在街頭,隨處可見藝術品展覽與販售,藝廊的密集度堪比臺灣的廟宇,讓呂國正十分驚喜。Ivy則更為迷戀街頭的鮮豔配色,「紅、黃、藍這些高彩度的妝點,在燈籠和建築上運用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熱情卻不俗豔。」

週日出門時,正好遇見做禮拜的大隊伍。(Ivy提供)週日出門時,正好遇見做禮拜的大隊伍。(Ivy提供)

三十六古街樓房屋瓦的設計和氛圍與歐洲如出一轍,但多了一份越南的樸實生活感。(Ivy提供)三十六古街樓房屋瓦的設計和氛圍與歐洲如出一轍,但多了一份越南的樸實生活感。(Ivy提供)

◎ 咖啡香與喧囂聲 街頭巷尾生活脈動

河內的咖啡文化讓這對父女流連忘返。「每家店門口都坐滿了喝咖啡的人,像是一種生活儀式。」呂國正觀察道。品嘗越南特有的蛋咖啡時,Ivy更是感受到濃郁與絲滑的極致融合。「咖啡的口感層次分明,綿密厚實的奶蓋,像是在品味一座城市的深度。」

每間咖啡廳門口,都坐滿了喝咖啡的人們。(lvy提供)每間咖啡廳門口,都坐滿了喝咖啡的人們。(lvy提供)

體驗至上的旅行哲學

這次旅行,父女倆將「體驗」設為核心,刻意摒棄那種「到東南亞當大爺」的旅遊心態,轉而尋找最真實的越南面貌。

從河內到會安,他們選擇搭乘臥舖火車。(lvy提供)從河內到會安,他們選擇搭乘臥舖火車。(lvy提供)

Frank 笑著說。「當列車在鐵軌上哐啷作響時,那種節奏感彷彿是越南在向我們敞開懷抱。」(lvy提供)Frank 笑著說。「當列車在鐵軌上哐啷作響時,那種節奏感彷彿是越南在向我們敞開懷抱。」(lvy提供)

體驗臥鋪火車,「能省則省,該花則花,這是我們的旅行哲學。」Ivy說。( Ivy提供)體驗臥鋪火車,「能省則省,該花則花,這是我們的旅行哲學。」Ivy說。( Ivy提供)

◎ 從臥鋪火車到快艇探險

從河內到會安,他們選擇搭乘臥鋪火車,這是一次兼具實用與文化意義的嘗試。「臥鋪火車不僅為我們省下一晚住宿費,更是一種真正貼近當地生活的方式。」呂國正笑著說。「當列車在鐵軌上哐啷作響時,那種節奏感彷彿是越南在向我們敞開懷抱。」

Ivy補充道:「臥鋪的空間雖然不大,但就是這種擁擠和夜半有外人開門闖入的涉入感,讓我們更能感受到越南獨有的呼吸與脈動。」她描述火車上的每個細節——窗外流動的綠意稻田、腳步匆匆的小販、攜家帶眷的異國旅人、偶爾傳來的廣播聲,都讓她覺得自己是越南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個旁觀的旅人。

而在下龍灣,他們的選擇則完全不同。放下節儉的背包客心態,父女倆大手筆的選擇了快艇作為探索方式。「在快艇上,水花四濺,風迎面而來,那種速度感讓人彷彿駕馭整片海洋。」Ivy描述著馳騁海洋帶來的震撼感受。

呂國正則指出,這樣的方式雖然昂貴,但對於欣賞壯麗的下龍灣景致而言,絕對物超所值。「快艇能深入那些一般遊覽船無法抵達的地方,狹窄的海灣、隱祕的石灰岩洞穴,甚至能與魚鷹不期而遇,這樣的體驗絕對值得。」

渡輪上可一覽下龍灣的怪石嶙峋與日升月落。(lvy提供)渡輪上可一覽下龍灣的怪石嶙峋與日升月落。(lvy提供)

「在快艇上,水花四濺,風迎面而來,那種速度感讓人彷彿駕馭整片海洋。」Ivy 描述。(lvy提供)「在快艇上,水花四濺,風迎面而來,那種速度感讓人彷彿駕馭整片海洋。」Ivy 描述。(lvy提供)

碧波間的探險:
下龍灣珍珠與海上

除了渡輪與快艇的海上體驗,下龍灣之行還帶給父女倆更多驚喜。他們參觀了當地的珍珠工廠,親眼目睹珍珠從植入到採收的完整過程。導覽員熱情的解釋著每一個步驟,從母貝的挑選到珍珠的生成,這些細緻的工序讓他們驚歎不已。「原來一顆小小的珍珠背後竟有這麼多故事。」Ivy感慨道,「這份手工技藝既需要耐心,也充滿巧思。」

隨後,他們登上了景色壯觀的驚訝洞HANG SUNG SOT,探索這座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的石灰岩洞穴。洞內,燈光打在形狀各異的鐘乳石和石筍上,彷彿一座神祕的地下宮殿。Ivy笑稱,自己忍不住邊拍照邊想著:這裡可以當成奇幻電影的取景地。

鐘乳石洞穴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令人歎為觀止。(lvy提供)鐘乳石洞穴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令人歎為觀止。(lvy提供)

鐘乳石洞穴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令人歎為觀止。(lvy提供)鐘乳石洞穴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令人歎為觀止。(lvy提供)

燈光打在形狀各異的鐘乳石和石筍上,彷彿一座神祕的地下宮殿。(lvy提供)燈光打在形狀各異的鐘乳石和石筍上,彷彿一座神祕的地下宮殿。(lvy提供)

這段旅程的最後,他們乘坐快艇穿梭於大小島嶼之間,感受海風拂面,欣賞波光粼粼的水面。Ivy回憶:「在那一刻,我們不僅在看風景,更是在體驗越南最原始的美。」

「能省則省,該花則花,這是我們的旅行哲學。」Ivy總結說。

對於他們來說,旅行的目的並不是去享受奢華,而是去體會每一段旅途的獨特意義。從臥鋪火車的簡樸到快艇的極致豪邁,父女倆在這趟旅程中用心捕捉每一個生活與自然交織的瞬間,將體驗化作記憶中的一幅幅生動畫卷。

珍珠工廠導覽員親身示範,珍珠從植入到採收的過程。(lvy提供)珍珠工廠導覽員親身示範,珍珠從植入到採收的過程。(lvy提供)

工廠導覽員示範珍珠從植入到採收的過程。(lvy提供)工廠導覽員示範珍珠從植入到採收的過程。(lvy提供)

黃昏的會安古鎮:
燈籠與黃牆詩意畫卷

若說河內是現代與傳統的交融,那麼會安古鎮則是一首悠然古樸的詩篇。Ivy形容會安為「色彩的協奏曲」,尤其是黃昏時分,暖色系的建築在夕陽映照下顯得格外迷人。

古鎮內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夜晚的燈籠之夜。當燈籠點亮,河上水燈隨波搖曳,宛如一場光影的交響樂。「這種場景彷彿把人拉回幾個世紀前,帶來無與倫比的浪漫與細膩。」呂國正如此形容。

除了視覺上的震撼,會安的觸覺體驗也讓Ivy印象深刻。她特別提到當地的絲綢製品與刺繡工藝:「每一件作品都散發著職人精神,工藝坊的師傅技藝精湛,不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這些珍貴的手工藝作品因為無法拍照,僅能留存在記憶之中。

三十六古街樓房屋瓦的設計和氛圍與歐洲如出一轍,但多了一份越南的樸實生活感。(Ivy提供)三十六古街樓房屋瓦的設計和氛圍與歐洲如出一轍,但多了一份越南的樸實生活感。(Ivy提供)

三十六街上掛滿了流光溢彩的燈籠,錯落有致。(Ivy提供)三十六街上掛滿了流光溢彩的燈籠,錯落有致。(Ivy提供)

◎ 越南日常節奏:細節中的民俗魅力

走在河內與會安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當地的特色服飾與傳統活動。Ivy分享了一段特別的街頭偶遇經歷:「我們在會安古鎮無意間遇見了一位藝術家,親眼目睹他即興作畫。更驚喜的是,我們往來北越中越多個角落都看到了他的作品。」真正體現了「藝術在民間,文化在街頭」的精神。

◎ 用心旅行:深刻體驗才是旅途的真諦

呂國正認為,旅行的意義並非追求奢華,而在於能否真正感受當地的魅力。「在越南,你需要用雙腳去探索,因為許多動人的瞬間與細節只有親自走過才能發現。」

他們的行程不只是簡單的景點打卡,而是深度融入當地生活,從街邊攤販的餐點到隱藏在巷弄中的藝術工作室,處處充滿驚喜。

Frank:「河內的藝術品幾乎全是寫實油畫,但不單單是複製畫,而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現。」(Ivy提供)Frank:「河內的藝術品幾乎全是寫實油畫,但不單單是複製畫,而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現。」(Ivy提供)

河內高密度的藝廊,與當地藝術高彩度的創作風格。(Ivy提供)河內高密度的藝廊,與當地藝術高彩度的創作風格。(Ivy提供)

◎ 旅程開銷:高質感、低預算

他們以步行與當地交通工具深度體驗,從街頭巷尾的庶民美食到精緻講究的咖啡品味,再到古鎮的人文特色,這趟旅行不僅刷新了他們對越南的印象,也為讀者呈現了更加立體的越南風貌。

「六天的行程,兩個人總花費約5萬元新臺幣,其中一半是機票費用,住宿每晚平均約500元新臺幣,交通與餐飲的花費也非常親民。」呂國正笑著分享道。越南的住宿價格之實惠讓他們驚訝不已,但更值得稱道的是,便宜不代表品質低劣。每個住宿點都乾淨舒適,並融入當地風情,是多次外國旅行中讓他們甚為滿意的一次。

Ivy很是迷戀街頭的鮮豔配色。(lvy提供)Ivy很是迷戀街頭的鮮豔配色。(lvy提供)

味蕾盛宴:越南經典美食

除了在北越河內、下龍灣體驗自然景致與藝術氛圍後,呂國正與女兒Ivy也進一步探索了中越的飲食文化、咖啡DIY及會安古鎮的魅力。

呂國正與女兒將越南美食體驗,概括為幾大代表:牛肉河粉(Phở Bò)、越式春捲(Nem Rán)、越式米線(Bún Chả)、越南法國麵包(Bánh Mì)以及蛋咖啡(Cà Phê Trứng)。這些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讓父女倆對越南人「簡單卻不平凡」的生活哲學有了更深的體會。

◎ 米其林推薦傳統滋味:李國師牛肉河粉

初到河內,呂國正便提議到米其林指南推薦的李國師牛肉河粉(Phở 10 Lý Quốc Sư,一嘗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庶民美食。「這裡的湯頭真有層次感,牛肉也十分鮮嫩。」他一邊細細品味,一邊向Ivy分享自己的觀察。

Ivy興奮的補充:「比起之前在其他地方吃到的河粉,這裡的湯頭更加清爽卻不失濃郁,搭配檸檬汁和新鮮辣椒,真是涮嘴。」

道地的越南河粉。(Ivy提供)道地的越南河粉。(Ivy提供)

Ivy品嚐道地的越式春捲。(Ivy提供)Ivy品嘗道地的越式春捲。(Ivy提供)

越南道地的熱帶水果,為初到越南的父女倆接風洗塵。(Ivy提供)越南道地的熱帶水果,為初到越南的父女倆接風洗塵。(Ivy提供)

◎ 簡單卻驚豔的街頭滋味:油炸春捲路邊攤

父女倆漫步在河內的巷弄間,被一個路邊攤吸引,攤位上正熱騰騰的炸著越南油炸春捲(Nem Rán。呂國正當場建議:「既然來了,就一定要試試道地的路邊攤!」

Ivy還在猶豫春捲會不會太油膩,沒想到咬下第一口後立刻改觀。「外皮酥脆,餡料扎實又豐富,再配上酸菜和魚露,酸香中帶點鹹甜,格外的對味!」

呂國正笑著說:「這才是真正的越南風味!在路邊攤吃飯,才最能感受到當地的生活氣息。」

◎ 朝聖歐巴馬同款滋味:越式米線 

在河內,父女倆特意到訪 Bún Chả Hương Liên,這家因歐巴馬曾造訪而爆紅的米線店。店內歐巴馬專屬座位與餐具被玻璃罩保護,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打卡。

「老實說,味道沒有特別驚豔,但能在這裡親身體驗,感受一點總統同款生活,也算旅途中的小樂趣。」呂國正笑著說,品嘗這道米線的同時,也不忘用手機拍下店內的標誌性擺設,作為特別的紀念。

「越南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目的地,它更是一部充滿情感與故事的電影,我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部分。」Ivy 說道。(lvy提供)「越南不僅僅是一個旅遊目的地,它更是一部充滿情感與故事的電影,我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部分。」Ivy 說道。(lvy提供)

◎ 飽含市井溫度:會安夫人麵包

來到會安,父女倆特地造訪了會安夫人麵包(Madam Khanh – The Banh Mi Queen),這家店被譽為「越南最經典的法國麵包店」。

呂國正點了一份招牌綜合肉夾餡,第一口便驚訝於內餡的豐富與醬料的獨特風味。「我從來沒想到,麵包和五花肉、醃製蔬菜能有這麼和諧的搭配。」他說。

Ivy則笑著回應:「更別忘了那酥脆作響的潛艇麵包和特製醬料,這味道真的值得飛一趟會安!」

三天的會安行程裡,兩人甚至二度造訪會安夫人麵包店,只為這一口!

就讀政大傳播學院的呂庭誼 Ivy。(Ivy提供)就讀政大傳播學院的呂庭誼 Ivy。(Ivy提供)

跨越世代的咖啡文化交流

旅行的最後一站,呂國正和Ivy一同參加了會安的咖啡製作工作坊,這是父女倆最期待的行程之一。「我一直對越南咖啡的濃郁香氣很感興趣,沒想到還能親手學習製作。」呂國正興奮的說。

呂國正父女倆在聞名世界的蛋咖啡發源店。(lvy提供)呂國正父女倆在聞名世界的蛋咖啡發源店。(lvy提供)

這次體驗,主要製作了以下幾款越南咖啡:

1.黑咖啡:呂國正主要體驗了親手用慢速萃取技術,沖泡了一杯醇香的滴漏咖啡,並向講師詢問了不同咖啡豆的特性。

2.快樂白咖啡:Ivy則體驗製作這款夏日風味的椰子咖啡,入口涼爽,瞬間解暑。

3.順化帝國鹽咖啡:這是呂國正第一次嘗試製作並品嘗鹽咖啡,他意外發現,原來鹽能讓咖啡的天然甜味更加突出。

4.河內首都蛋咖啡:父女倆還一同製作蛋咖啡,從打發蛋黃到調製濃縮咖啡,整個過程充滿樂趣。

這次體驗,呂國正認為:「最特別的是蛋咖啡,那綿密細膩的口感,像是把甜點融入咖啡之中。」Ivy開玩笑說:「感覺像在喝提拉米蘇!」◇

延伸閱讀
清明、兒童節 適合哪些精油?
2025年03月31日 | 6天前
發呆、癱軟「晚發性癲癇」易被忽視
2025年02月21日 | 1個月前
簡單烘焙 ‧ 迷你巧克力蛋撻
2025年03月24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