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浮雕的生命詩篇 程仕賢的藝術世界
走進雲林虎尾鎮的老書局,一位笑容溫暖、眼神專注的男人正細細擦拭展示櫃內的作品。他就是紙浮雕創作達人程仕賢,從年輕時就投入這項藝術,憑著耐心和熱愛,打造出一幅幅令人驚嘆的立體畫作。
「這些都是紙做的!」程仕賢笑著解釋,他的作品中,從花草到船隻,甚至是歐洲科隆大教堂建築,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他指著其中一幅以達爾馬提亞狗為主題的作品說:「這幅作品,我花了兩個星期來完成,每一片葉子都要小心地貼出層次感。」
與紙結緣 偶然的啟蒙
程仕賢對紙浮雕的熱愛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他回憶道:「那時候在台北百貨公司逛街,無意間看到有人展示這種立體的複製畫,當場就被吸引了,覺得這藝術形式很特別。」於是,他毅然跟隨老師學習紙浮雕工藝,開始了一段充滿挑戰與創意的旅程。
紙浮雕是一種結合繪畫與雕塑的藝術形式,以紙為媒介,透過切割、摺疊和組裝,呈現出豐富的立體效果。這種工藝源於中國的漢代,後來在17世紀傳入歐洲,並在18世紀中期達到高峰。程仕賢特別提到:「紙浮雕的歷史很悠久,像英國有些作品已經保存了幾百年,至今仍充滿魅力。」
工藝的靈魂 從設計到完成
紙浮雕的創作流程非常繁複,程仕賢也不諱言:「一開始真的不容易,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細心。」
1. 設計與草圖 「要先構思整體構圖,畫出草圖,然後決定哪一層需要割下來,哪一層要保留。」程仕賢解釋道。他展示了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從底部的木板開始打底,逐層疊加紙片。
2. 切割與塑形 使用特製的刻刀進行切割是紙浮雕最關鍵的步驟之一。「紙的厚度會影響難度,像教堂這類建築模型,需要切割很多細小的零件,」他指出了一件縮小版的科隆大教堂模型,笑著說:「光柱子就有三十多根,每根都要用手一根根摺出來。」
3. 組裝與黏貼 組裝時,需要將每一層紙片精確地黏合到一起,確保整體結構穩固。「(牡丹花作品)這裡有個小技巧,我會用吸管或透明支架來撐高部分部位,讓立體感更明顯。」程仕賢特別提到材料的挑選:「好的膠水非常重要,國外進口的膠水塑形度更好,也比較耐久。」
作品背後的故事
在程仕賢的創作中,作品往往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講述故事的載體。展櫃裡的一幅名為《一帆風順》的作品,以停泊在港口的多艘漁船為主題。「這幅畫花了我兩周時間完成,每艘船都是用五張相同的紙張切割,再層層堆疊上去。」程仕賢解釋:「光是船的影子,透過光線打下來的感覺,就讓它像是一幅『影子畫』。」
另一件讓他自豪的作品是以牡丹花為主題的紙浮雕。「要讓花瓣看起來有生命力,真的很難。」他說,「花的角度、紋路、甚至立體的層次,都需要反覆調整。」
從興趣到堅持 遇見挑戰與突破
談到創作的挑戰,程仕賢坦言,材料的取得是一大困難。「現在很多好的紙浮雕材料都需要從歐美進口,尤其是高品質的膠水,」他無奈地說:「有時候材料缺貨,就只能暫停創作。」然而,他並未因此放棄,而是轉向嘗試其他模型拼裝作品。
「這些木頭模型拼起來也很有趣,像聖誕節時,我就拼了三個聖誕主題的模型來佈置。」程仕賢邊說邊展示了一件旋轉木馬模型,燈光打亮後,整個作品充滿夢幻氛圍。
文化傳承的使命
作為一位紙浮雕達人,程仕賢不僅在創作中找到了成就感,也希望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其實紙浮雕不難,只要按照步驟來,一步一步完成就可以,」他鼓勵初學者從簡單的作品入門,培養耐心。
他也樂於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尤其是在地方文化推廣中盡一份力。「有時候曾在斗六文化中心參加過聯展,讓更多人了解這門藝術,」程仕賢說:「看到別人欣賞我的作品時,那種讚賞的表情,讓我很有成就感。」
程仕賢斜槓的藝術路
展望未來,程仕賢希望能挑戰更多大型且複雜的作品。「像遊樂園、古堡這些題材,都很有挑戰性,」他笑著說:「但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完成。」
在程仕賢的藝術世界裡,每一幅紙浮雕都不僅是一件作品,更是一段用心和熱愛書寫的生命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