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手雕刻傳統 ──布袋戲偶工藝家徐建彰的生命故事

徐建彰結合布袋戲與纏花技術的作品「春纏花藝-武媚娘」。(徐建彰提供)
徐建彰結合布袋戲與纏花技術的作品「春纏花藝-武媚娘」。(徐建彰提供)

【記者廖儷芬/雲林報導】

「爸爸給了你這麼好的功夫,這樣就放棄,是不是很可惜?」這是徐建彰母親蔡素蘭的一句話,也成為他堅守布袋戲工藝的信念根源。身為雲林縣斗南鎮「偶的家」戲偶文創園區的執行長,徐建彰的家族故事是一段關於傳統工藝,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綻放光芒的感人篇章。

「爸爸給了你這麼好的功夫,這樣就放棄,是不是很可惜?」這是徐建彰母親蔡素蘭的一句話。「爸爸給了你這麼好的功夫,這樣就放棄,是不是很可惜?」這是徐建彰母親蔡素蘭的一句話。(徐建彰提供)

他的父親徐炎卿先生於1974年創立炎卿布袋戲雕刻公司,無師自通地開創了台灣布袋戲偶雕刻的典範。從傳奇角色史豔文到黑白郎君,他的作品曾風靡全台。然而,父親因積勞成疾早逝,留下的,是一份技藝的傳承與文化的責任。

他的父親徐炎卿先生於1974年創立炎卿布袋戲雕刻公司。他的父親徐炎卿先生於1974年創立炎卿布袋戲雕刻公司。(徐建彰提供)

工藝的堅守 從學徒到藝術大師的蛻變

「我國中畢業後就開始當學徒,對布袋戲偶的認識是從不情願開始的。」徐建彰坦承,他早期對這項技藝並無熱忱,但在日復一日的雕刻與製作過程中,逐漸看見這項工藝的靈魂。

「我國中畢業後就開始當學徒,對布袋戲偶的認識是從不情願開始的。」徐建彰坦承。「我國中畢業後就開始當學徒,對布袋戲偶的認識是從不情願開始的。」徐建彰坦承。(徐建彰提供)

31年的雕刻經驗,讓他不僅保留了父親教導的技藝,更創新性地將布袋戲偶精緻化。他打破傳統的「大頭小身」比例,改以符合現代美學的九頭身、巴掌臉設計,並採用細膩的上色技術,讓戲偶呈現毛孔與肌理,栩栩如生。這些創新,讓布袋戲偶從傳統表演道具,升級為藝術精品。

採用細膩的上色技術,讓戲偶呈現毛孔與肌理,栩栩如生。採用細膩的上色技術,讓戲偶呈現毛孔與肌理,栩栩如生。(徐建彰提供)

苦中作樂 在變遷中堅守傳統的初心

「布袋戲已不再是人們唯一的娛樂,但它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責任。」科技與多元娛樂的崛起,讓布袋戲的市場不斷縮小。然而,徐建彰選擇堅持。他坦言,有過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但每當想到布袋戲的文化價值,他總是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做,台灣還有多少人會做?」

徐建彰總是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做,台灣還有多少人會做?」徐建彰總是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做,台灣還有多少人會做?」(徐建彰提供)

他的堅持,來自於國際間對布袋戲的肯定。有一次,新加坡的布袋戲團感嘆:「我們這裡已經沒有人製作布袋戲偶了,您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樣的話語,不僅讓他更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使命,也促使他在傳統與現代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他的堅持,來自於國際間對布袋戲的肯定。他的堅持,來自於國際間對布袋戲的肯定。(徐建彰提供)

結合多元技藝 讓傳統更年輕

「布袋戲不僅僅是一項工藝,它是一種文化的結晶。」徐建彰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也展現在與其他傳統技藝的結合。他曾與鹿港纏花大師施惠雯合作,創作出結合布袋戲與纏花技術的作品「春纏花藝-武媚娘」,這項作品讓布袋戲在藝術層面上更具吸引力。

鹿港纏花大師施惠雯。鹿港纏花大師施惠雯。(徐建彰提供)

此外,他每年都會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布袋戲偶作品,不受價格與用途的限制,只為展現工藝的極致與自由。他說:「這是我的挑戰,也是我對布袋戲文化的承諾。」

徐建彰的故事,是傳統工藝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生的最佳詮釋。徐建彰每年會創作一件屬於自己的布袋戲偶作品。(徐建彰提供)

讓布袋戲走入校園走向國際

「布袋戲不是回憶,而是大眾文化。」為了讓布袋戲不再只是上一代的記憶,徐建彰致力於將這項工藝引入校園,從小學到大學,傳授雕刻與製作技術。他認為,只有讓年輕一代接觸並參與,布袋戲文化才能真正延續下去。

徐建彰致力於將這項工藝引入校園,從小學到大學,傳授雕刻與製作技術。徐建彰致力於將這項工藝引入校園,從小學到大學,傳授雕刻與製作技術。(徐建彰提供)

同時,他也積極推動布袋戲的國際化。近年來,他多次參加世界各地的偶戲節,將台灣的布袋戲介紹給全球觀眾。「越在地的東西越國際。」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對布袋戲未來的期待。

「越在地的東西越國際。」這是他的信念,也是徐建彰對布袋戲未來的期待。「越在地的東西越國際。」這是他的信念,也是徐建彰對布袋戲未來的期待。(徐建彰提供)

母親的話語與家人的支持

「媽媽是我最大的靠山,她的信任與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這項事業。」父親早逝後,母親蔡素蘭成為了家中的支柱,她的話語讓徐建彰在最艱難的時候,選擇了堅持。

「媽媽是我最大的靠山,她的信任與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這項事業。」徐建彰。「媽媽是我最大的靠山,她的信任與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這項事業。」徐建彰。(徐建彰提供)

家人的支持也成為他一路走來的重要力量。姊姊徐依莎從事補教,也全力支持他的文創園區計畫。正是這些家人的付出,讓「偶的家」能在不被看好的時代中,茁壯成為布袋戲工藝的旗艦地標。

在斗南成立「偶的家」布袋戲偶園區。在斗南成立「偶的家」布袋戲偶園區。(徐建彰提供)

期許 將布袋戲變成不朽的文化符號

「人生的路上原本就不是輕鬆的,但只要堅持,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徐建彰希望,布袋戲不僅能成為台灣的文化瑰寶,更能在國際間被視為藝術的巔峰。他也期望未來能獲得國家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的認證,為布袋戲工藝的永續發展奠定基石。

「人生的路上原本就不是輕鬆的,但只要堅持,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徐建彰。「人生的路上原本就不是輕鬆的,但只要堅持,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徐建彰。(徐建彰提供)

「簡單的慢慢做,困難的細心做,最終你會成為專家。」這是徐建彰對自己,也是對布袋戲工藝的信念。透過他的雙手,他不僅雕刻出了傳統的藝術品,更為這片土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記。

全中運的吉祥物(雲陵王子),徐建彰透過他的雙手,雕刻出新的藝術品。全中運的吉祥物(雲陵王子),徐建彰透過他的雙手,雕刻出新的藝術品。(徐建彰提供)

徐建彰的故事,是傳統工藝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生的最佳詮釋。他用生命書寫布袋戲的歷史,也用雙手為台灣文化雕刻未來。

他曾與鹿港纏花大師施惠雯合作,創作出結合布袋戲與纏花技術的作品「春纏花藝-武媚娘」徐建彰用生命書寫布袋戲的歷史,也用雙手為台灣文化雕刻未來。(徐建彰提供)
延伸閱讀
盜採、棲地流失 臺灣原生蘭消逝中
2024年10月28日 | 2個月前
跨界奇人――李應泉
2024年10月29日 | 2個月前
堅毅的生命 九年的心路歷程
2024年11月23日 | 1個月前
夢想與堅持 王智霖百岳之路
2024年09月12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