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景!基隆剝皮魚大豐收 漁船擠爆潮境海灣
東北季風一波波吹來臺灣,又到了剝皮魚最肥美的盛漁期,日前,基隆潮境海灣迎來大豐收,一度出現50艘船齊聚海灣捕撈、海釣的奇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表示,剝皮魚無腥味又無暗刺,不論老幼都適合食用。
「最近是剝皮魚生產季節,而且今年魚群數量的大幅增加。」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認為,這顯示海灣的生態穩定。
她談到,2020年潮境海灣曾經歷一波大豐收,隨後4年漁獲量減少,近期再次出現豐收,不只近海出現大量魚群,連釣客都釣得到,情況比較罕見。
今年不一樣的是,這次魚群很靠近海灣,但海灣內設有保育區禁止採捕,所以漁民皆遠離保育區,漁船整群聚在海面上,形成「海灣被包圍」的奇觀。
陳麗淑指出,從潮境公園可以看到有許多漁船在捕撈,10月17日甚至出現50艘漁船。
剝皮魚很有經濟效應,據了解,目前市場上1斤約300元左右。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提到,剝皮魚並非保育類或禁捕魚種,是基隆秋天的主要漁獲,雖然目前產量豐富,還是要提醒大家適量捕撈。
什麼是剝皮魚?新北市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說,剝皮魚泛指單棘魨科的魚種,而其中廣為食用的種類為「單角革單棘魨」(俗稱白達仔)、「短角單棘魨」(俗稱黑達仔),棲息於沿岸、近海的底層魚類,喜歡吃水母、藻類與無脊椎動物,是臺灣東北角近海常見的魚種。
陳麗淑表示,因民眾在食用前必須先剝除魚身上厚皮,所以大家都叫它「剝皮魚」或「剝皮仔」。
剝皮魚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陳麗淑強調,它的肉質潔白沒有紅色腥味肉,加上無暗刺,不論年長者或幼童都很適合食用,可以乾煎、火烤或是煮湯都很好吃。
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顯示,單角革單棘魨在去皮後,每100克僅79大卡。
減重族若想吃點海鮮,也可以選擇剝皮魚。在常吃的魚類中,如白帶魚(102大卡)、台灣鯛(108大卡)、鱸魚(111大卡)、紅甘(115大卡)、午仔魚(146大卡)、肉魚(155大卡)、土魠魚(176大卡)、虱目魚(200大卡)、秋刀魚(277大卡)、鯖魚(417大卡),剝皮魚的熱量最低,適合減重族群食用。
魚皮怎麼剝?
首先,取剪刀將背鰭、腹臍、兩側胸鰭剪下、去除。
方法一:
1. 在魚肚子、腹鰭前找到一孔(臍口),沿著底部往前按捏腹部至下巴找出一根長硬骨,用剪刀從臍口沿著長骨剪開一小刀,再用刀子沿著長骨劃開,將長骨往魚嘴方向拉開、剝下。(魚骨可熬湯)
2. 從下巴處將魚皮稍微摳下來,再用手指伸入往外撕開,即可將厚且硬的魚皮剝下。
方法二:
1. 取刀在魚尾或背鰭上劃出一開口,用力撕開,即可將魚皮剝下。
★小撇步:如果力氣不夠不好剝,可用刀子稍微將剝皮魚的邊邊削掉。
(影片來源:劉阿修YouTube頻道授權提供)
剝皮魚料理
澳底漁港新勝發船隊周思億表示,剝皮魚的料理方式很簡單,無論是煎炸至魚體呈金黃色,再放入紅燒醬汁中以小火烹煮而成的紅燒剝皮魚;或是加上些許薑絲後放入蒸鍋蒸熟,然後淋上魚露等調味醬汁的清蒸剝皮魚;或是將魚肉切片再加入各種火鍋料煮出來的剝皮魚火鍋,都能充分表現出剝皮魚的美味。除此之外,炙烤、奶油香煎、蒜燒這幾種烹煮方式也能呈現它的新鮮Q彈好滋味。
周思億還分享了兩道家常料理「糖醋剝皮魚」、「剝皮魚薑絲魚湯」的作法:
●糖醋剝皮魚
作法:
1. 剝皮魚兩面各切斜紋三刀,並抹上少許鹽醃製入味靜置10分鐘。
2. 醃製期間,鍋中入油開火,並用竹筷測試油溫,當竹筷附近起泡約180度,將剝皮魚放入油鍋,直至底部金黃後再翻面煎,兩面各煎3~5分鐘。
3. 接著放進蒜頭、生薑與辣椒爆香後煎到金黃,加入糖、醬油、醋與料酒調味,蓋上鍋蓋,中小火直到湯汁收到濃稠,裝盤後再撒上蔥花即可端上桌。
●剝皮魚薑絲魚湯
作法:
1. 將剝皮魚排輪切。
2. 待水滾後,放入魚頭、魚尾、輪切的魚塊,再加入薑絲調味,最後放入蔥花,即可煮出鮮甜、好吃的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