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中的溺愛 這些行為其實不健康!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成功。培養孩子擁有堅強的心智,能夠幫助他們發揮人生最大的潛能。然而,父母一些常見的做法,卻恰巧適得其反!
心理治療師說,精神堅強的孩子,更可能擁有高度的自尊和適應力,能夠在挑戰中保持積極的態度,並從失敗中學習。因此,父母若想培育內心強大的孩子,必須避免一些常見,卻很不健康的教育方式,這些做法會剝奪孩子的精神力量。
這些行為,其實不健康!
◎ 數學考試不及格,「都是因為題目太難!」
即便孩子曾經遭受傷害,比如在棒球比賽中被三振出局,或者數學考試不及格,但這並不足以讓孩子成為受害者。父母要讓孩子了解,被拒絕、失敗和不公平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別讓孩子陷入自憐,否則日後他們只會用受害者的心態去做事。父母要告訴孩子,無論處境多麼艱難或不公正,他們都可以採取積極、正面的態度去應對。
◎ 「我跟你做朋友,那你要讓我抄你的作業」
如果父母教孩子要向內疚感妥協,那麼孩子就會認為內疚感是不被接受的,如此便會造成孩子無法面對自己的歉疚感,進而無法拒絕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像是「我跟你做朋友,那你要讓我抄你的作業」,或者「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幫我做這件事」。
應該讓孩子明白:即便有時候你會感到內疚(其實就算是好的父母親也時而會有愧疚感),但也不要讓這種不舒服的情緒阻礙你做出明智的決定。
◎ 「規定門禁時間是晚上9點,遲到點沒關係。」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學會獨立做決定,但還是得讓孩子明白父母具有最後的決定權。例如:你規定12歲的孩子晚上門禁前一定要回到家,那就要確認孩子們每晚都遵守門禁時間。
通常心智強大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會設定清晰的親子界限,同時也會堅守界限。如果父母經常妥協或退讓,就會造成親子間權力的搖擺不定。最好是讓孩子有機會去練習接受命令,聽他們不想聽的事情,以及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別人都有這雙鞋子,我也要有。」
孩子喜歡什麼,父母就給他們什麼。然而,研究表明,當父母滿足孩子所有的渴求時,孩子就會錯失培養自律能力的機會,而自律能力是增強心理韌性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父母溺愛下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一個為所欲為、只關心自己利益的成年人,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他們努力付出,就可能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比如:規定孩子們做完功課才能看電腦、手機,或者幫忙做家事才能賺取零用錢,去買他們想要的東西。
◎ 「不喜歡吃紅蘿蔔,那就挑掉吧!」
有許多事情可能會讓孩子覺得恐懼、痛苦或不舒服,尤其是當他們嘗試新的事物時,像是品嘗新的食物、結交新朋友、搬家或轉學。
心理治療師說,直接面對恐懼、痛苦和不舒服,可以增強精神力量,慢慢的,孩子就願意走出舒適圈。當孩子在體驗痛苦時,同時也在練習忍受不舒服的感覺。
鼓勵孩子嘗試新的事物,幫助孩子跨出第一步。一旦他們採取行動後,可能就會了解,事情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麼困難,甚至還會覺得自己越做越好,越來越有自信。
◎ 「每次考試都要考全班第一名!」
身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設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並且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好,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事與願違。目標設定太高,可能會造成孩子在日後生活中,出現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問題。
對孩子的期望必須符合現實的情況,這樣才能真正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即使孩子達不到標準,但是面對挫折也會讓他們學到寶貴的教訓,然後再接再厲,爭取下一回成功達到目標。
孩子們只須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都做到最好,這樣的孩子很清楚他們的自我價值,不需要去跟別人做比較。
◎ 「作業寫了沒?書包整理沒?午餐帶了嗎?」
孩子寫完數學作業,一定會幫他們檢查一遍;上學前幫他們檢查書包,確認午餐帶了沒有;或者不斷提醒孩子不用幫忙做家事,因為做家事對他們的學習沒有任何好處。這都是父母們經常做的事。
其實有時就讓孩子把事情搞砸,也不是壞事,藉此教他們如何從錯誤中學習,也能讓他們變得更聰明,更堅強。
專家認為:「自然的後果」(natural consequences)往往是最偉大的老師。
換言之,在父母不干涉的情況下,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比如忘了帶午餐,那就只能餓肚子了。
◎ 洗制服好花時間。「那就放著,晚點媽媽幫你洗。」
有的父母只要一聽到孩子抱怨、發牢騷,就馬上妥協,或幫孩子做家務,也許這種做法能讓父母的生活在短時間內,變得輕鬆一些,然而,從長遠來看,這些看似便捷的方式會養成孩子不健康的習慣。
父母要樹立榜樣,讓孩子看到父母不會因為他們的抱怨就讓步,父母會耐心等待孩子完成他們該做的事,或他們原本做的事,為的是看到孩子變得更好。這也是在教導孩子,即使在他們萌生放棄的想法時,他們仍然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