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避免腸胃炎?

中醫建議,預防腸胃炎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勤洗手、清洗蔬果等,而急性腸胃炎如想緩解不適感,可按摩內關穴、公孫穴及足三里穴。(123RF)
中醫建議,預防腸胃炎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勤洗手、清洗蔬果等,而急性腸胃炎如想緩解不適感,可按摩內關穴、公孫穴及足三里穴。(123RF)

文/段薰(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

腸胃炎可能是細菌、病毒引起,也可能是用藥、食物引起。中醫建議,預防腸胃炎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勤洗手、清洗蔬果等,而急性腸胃炎如想緩解不適感,可按摩內關穴、公孫穴及足三里穴。

腸胃炎是指胃、小腸或大腸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腸胃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腸胃炎兩類。感染性腸胃炎又可細分為病毒性與細菌性腸胃炎,非感染性腸胃炎則指化學藥物中毒、動物性(魚貝類)或植物性(菇類、發芽根莖類)天然毒素所造成的腸胃炎症狀。

病毒性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都有腹瀉、嘔吐,病毒性腸胃炎是明顯的嘔吐、水瀉且伴隨呼吸道症狀,或有頭痛、肌肉痠痛和稍微發燒。細菌性腸胃炎常伴有高燒、糞便有血絲、腹痛比較嚴重。

病毒型腸胃炎 11~3月盛行

病毒型腸胃炎致病因爲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每年11月~隔年3月盛行;為糞口途徑傳播,如食用受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皆可能受到感染。

症狀包括水瀉及嘔吐,還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痠痛等;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

細菌型腸胃炎 7~10月盛行

細菌型腸胃炎為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及霍亂弧菌造成;每年7~10月盛行;傳染方式為受病菌汙染的手,或進食受汙染的食物、飲品,亦可經由空氣中飛沫傳播。人與人之間糞口傳染途徑也很重要,特別是在照護腹瀉病人時,如嬰兒或糞便失禁的成人,容易造成傳染。

症狀為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感染後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7~10天。

非感染性腸胃炎:藥物、食物

非傳染性的胃腸炎有很多病因。較常見的原因有藥物(像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食物如乳糖(乳糖不耐症)和麩質;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屬於非傳染性疾病來源的腸胃炎;另外,食用被汙染的肉食性魚類、變質鯖魚、河豚毒素,以及肉毒桿菌中毒這類保存不當的食物,亦會導致腸胃炎。

藥物引發的腸胃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原因是服用過多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因長期頭痛或紅斑性狼瘡而須服用,而這類消炎止痛藥大多屬於酸性,會直接刺激胃腸黏膜,再來是會抑制保護胃腸黏膜的物質合成,造成胃腸道損傷。

勤洗手防腸胃炎 3穴位救急

預防腸胃炎,從日常生活做起:

腸胃炎。(馬光醫療網提供)腸胃炎。(馬光醫療網提供)

 1. 平時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2. 在食物方面,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

3. 急性腸胃炎時應減少或暫停進食,盡量不要喝牛奶及豆類製品、油膩食物、刺激性食物;待症狀改善後再少量清淡飲食如粥、吐司,切記不可馬上恢復正常飲食,否則容易產生胃痛脹氣等消化不良症狀。

在腸胃炎急性期可以按摩以下穴位,減輕腸胃不適感:

腸胃炎。(馬光醫療網提供)腸胃炎。(馬光醫療網提供)

 ■ 內關穴
位置:手腕內側橫紋往手肘方向三個手指橫幅,兩條筋中間。
功效:主管心胸胃,可緩解胃脹,嘔吐感。

■ 公孫穴
位置:
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
功效:調整腸胃道,促進消化,減緩胃脹氣。

■ 足三里穴
位置:
膝蓋骨外側凹陷處,往下四隻指頭寬處。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減緩不適。◇

延伸閱讀
吃不下睡不好 中醫緩解抗癌不適
2024年07月01日 | 4個月前
父親節動一動 甩開壞情緒
2024年08月01日 | 3個月前
中醫運動醫學 快速、有效、注重整體
2024年07月16日 | 4個月前
太極拳氣功導引 中醫提升運動表現
2024年07月16日 | 4個月前
民間大夫有好生之德 種善因得福報
2024年02月29日 | 8個月前
提升孩子學習力 中醫治過動症有一套
2024年06月14日 | 5個月前
武術家:「善」才能制止暴力
2024年06月18日 | 5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