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PM2.5 為肺癌致病元凶 專家:交通是最大汙染源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陳保中表示,經濟發展下衍生的空汙 PM2.5 為肺癌致病元凶之一。(記者賴玟茹/攝影)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陳保中表示,經濟發展下衍生的空汙 PM2.5 為肺癌致病元凶之一。(記者賴玟茹/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肺癌是目前國內癌症「三冠王」,在發生人數、死亡人數,及晚期個案比例均居首位,又以肺腺癌為大宗,吸菸為肺癌重要的危險因子之一,但據統計,國內有近八成肺腺癌患者不抽菸,女性又更常見,對於不具腫瘤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仍停留在傳統化療,專家共同呼籲,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是臨床治療指引首選,盼將此類病人也納入健保給付範圍。

政府2022年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找出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但國內肺癌病人有一半以上確診時已是晚期,以肺腺癌占大宗,儘管具腫瘤基因突變者使用的標靶藥物已納健保給付,但沒有腫瘤基因突變的病人,健保給付仍停留在傳統治療。

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23日舉辦記者會,共同呼籲終結尚未被健保照顧到的弱勢肺腺癌治療悲歌,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納為健保給付的第一線治療。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中約七成是肺腺癌,是政府要精進晚期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的重點,雖然肺腺癌病人以有腫瘤基因突變者居多,健保也提供的第一線標靶治療資源,但未具腫瘤基因突變的病人也超過三成,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是國內外臨床治療指引首選,但健保給付的第一線治療仍停留在傳統化療,可能成為目前晚期肺癌最大的治療缺口。

肺癌的危險因子之一為吸菸,但據統計,國內肺腺癌患者高達76%不抽菸,特別是亞洲地區,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更是常見。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陳保中表示,經濟發展下衍生的空汙 PM2.5 為肺癌致病元凶之一,本土研究已證實PM2.5 的濃度,與肺癌發生率成正比,盼政府能有通盤的應對策略。

陳保中表示,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曾說空汙是新型菸草,藉以描述PM2.5的危害,另外,今年初有篇論文也呼籲,應該把未吸菸的肺癌、「肺腺癌」獨立看待,它屬於特殊疾病,肺腺癌在全球的死亡排名名列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在亞洲女性的基因突變比例又更高,儘管這類病人治療有列健保給付,但其他非屬基因突變的病人,就成為相對弱勢的族群。

陳保中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說,近15年數據顯示,PM2.5有逐漸下降趨勢,但現在最大汙染源仍是「交通」,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搭乘交通大眾運輸、減少個人開車,這也是重要目標之一,讓PM2.5濃度可以逐漸下降,不過也已面臨瓶頸,去年已達成目標PM2.5年平均值訂為15 μg/m. 3,後續數據能否持續下降,才是關注重點。

延伸閱讀
有肺癌家族史 罹病風險高達9倍
2024年03月15日 | 9個月前
【鄧醫談養生】肺癌早期症狀
2023年12月25日 | 12個月前
【醫案】肺活亮點在心頭(下)
2023年11月03日 | 1年前
肺癌首度登國人罹癌榜首
2023年11月10日 | 1年前
【醫案】肺活亮點在心頭(上)
2023年10月1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