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仁心‧絕症奇蹟反轉

扶危濟困,在古代醫者的身上又是如何體現的呢?(fotolia)
扶危濟困,在古代醫者的身上又是如何體現的呢?(fotolia)

文/顏丹

古代名醫典範孫思邈曾對醫者做出如斯界定: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清代的醫籍中,就能看到這樣的「仁醫」。

河南商水縣人王廣運,醫術很高,卻很平易近人。若有人來請,他就上門給人醫治,無論嚴寒酷暑都欣然前往。他徹夜守在病人身邊,盡心盡力的治療直到痊癒,才放心離開。病家給他藥資或謝禮,他都一概拒絕。遇到家中貧困的,他總是自己花錢給病人買藥,即使藥材再名貴,他也不收病家一分一毫。

他居住的地方有個姓柴的人,一貧如洗,膝下無子,唯有一個最疼愛的女兒。一天,他女兒得了急症,眼看著快不行了,趕緊把王廣運請來診治。王廣運仔細瞧了瞧,對夫婦二人說:「這孩子得的是九死一生的險症,就算吃得起藥,也很難治好;況且,你們的日子過得艱難,又如何能讓孩子長期服藥呢?」夫婦二人聽了不禁痛哭失聲,跪在地上不肯起來,一直求王廣運,無論如何都要治好女兒的病。

看著夫妻倆愛女心切,王廣運心有不忍,最後他決定自己出錢給孩子買藥。他每天去柴家兩次,給孩子看完病後,就開出適當的藥方。但不管花多少錢,他都會先把藥材買好,帶在身邊,及時給孩子配方、用藥。或許是因為這顆無私的救人之心感動了天地,在他悉心治療了兩個月後,那孩子的不治之症竟然澈底好了。

王廣運一共自掏腰包花了五十兩白銀購買藥材,那家人感激涕零。他們無以為報,於是讓自己的女兒拜王公為父。後來,他們經常去王家拜訪、走動,像對待自己的家人那般親厚。

還有一位從楚地來河南做生意的李姓商人,不慎將隨身攜帶的銀兩弄丟了,不但生意做不成,家也回不去了。急火攻心之下身體一下就癱了,只能在地上爬。一天,他在外乞討,討到了王廣運家門口。王廣運得知他的遭遇後,心生憐憫,給他診脈後說:「你這癱病能治,不會落下殘疾的。」

從那以後,王廣運把他留在家裡治療,供他衣食,細心的照顧他。沒過多久,商人就能站起來。一個多月後,他像沒得病一樣能健步如飛的走路了。商人對王廣運感佩得五體投地,不停的給他磕頭,還長跪不起。王廣運把他扶起來,好生安慰他,給了他足夠的盤纏,就讓他順利的回鄉了。

名醫陳俠治病窮人優先
贈藥供食無微不至

陳俠,浙江瑞安縣人。頗有學問,也精通醫理。在診治的病人中,他最關心兩類:一是家中貧寒的,他都會用自己的錢為對方買藥;二是從大老遠來看病的,他會把對方留在家裡,做豐盛的飯菜款待人家。有人覺得他沒必要做這些多餘的事,可他說:「貧窮與飢餓都能傷人,我不能加重他們的病情啊!」

鄰居有個人家裡很窮,不巧又得了瘧疾,只有陳俠不收藥費,免費給他治療。這人尚未痊癒時,甌海道的道尹也派人來請。陳俠並未多想,就直接告訴來者,他有病人要照顧,沒辦法離開。後來,當對方得知陳俠所說的病人就是那連藥費都付不起的鄰居時,都對他肅然起敬、心生佩服。

陳俠的方子總是能藥到病除,經他看過病的人沒怎麼吃藥,病就好了。那些得了疑難雜症的,其他醫生都不敢輕易開方、用藥,而陳俠卻能很快開出妙手回春的方子。在病人服藥期間,陳俠也不時去探望,以便隨時了解病人用藥後的反應。

看著他不辭辛勞,將病人當作自家人來關心、照顧,在病家侍疾的人都感到不解。他們對陳俠說:「我們知道您宅心仁厚,但您大可不必這麼辛苦自己。」聽了這話,陳俠笑著回答:「以前扁鵲給人治病時就曾說過,人之所以能被救活,是因為這個人註定能活下來。若病人自己能活下來,卻因為我的大意而丟了性命,那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參考資料: 乾隆四十八年《商水縣誌·人物誌》 

延伸閱讀
百歲老醫生 不做的5件事
2023年04月13日 | 1年前
感冒兩週還沒好 下一步怎麼做?
2023年03月01日 | 1年前
美82歲醫生每天活力滿滿的祕訣!
2023年02月06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