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延會至1月13日 優先處理前瞻、總預算案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

立法院本會期的法定會期將於12月底結束,由於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尚未通過,立法院長游錫堃22日邀集朝野黨團協商,各黨團取得共識,本會期延會至明年1月13日,延會期間均不處理臨時提案。

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達成共識,明年1月3日至1月7日與今年12月30日合併為一次會議;明年1月9日至1月13日合併為一次會議;均不處理臨時提案。

另外,近期國外議會訪團來訪頻繁,立法院國會外交業務吃重,但立法院沒有主管國際交流事務的單位,也沒有做好跟國際視訊會議的硬體準備,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日前表示,立院有迫切成立國際事務處的需要,但涉及修法,將提出《立法院組織法》修正建議給立委參考。

朝野黨團也對《立法院組織法》修法進行協商,原計畫在延會期間將該修法逕付二讀、朝野協商後完成修法,但國民黨立委游毓蘭協商時質疑,美國兩黨國會議員公布對「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的協商結果,並未將可對台最多20億美元無償軍援列入2023年度撥款,而是改以軍事貸款的方式提供,且台灣必須在12年內償還貸款。

她表示,美方先前還提及要派員到中華民國立法機構見習,此時若立法院通過修法設立國際事務處,恐有不良後果,她建議此修法不宜逕付二讀、快速通過,應尋正常程序審議。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認為,成立國際事務處有其必要,但也同意循正常程序,不要飆車,不希望國際事務處在猜忌下成立。他強調,成立國際事務處是為了培育專業人才,對外交有所幫助,既然有人反對那就尋正常程序,相信大家有志一同,遲早都會成立。

延伸閱讀
美國防法案 擬供臺百億美元軍援
2022年12月07日 | 1年前
主計總處:全民健保收支入不敷出
2022年12月05日 | 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