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津:企業思考多元布局 臺對陸投資6年銳減近5成

【記者徐翠玲/臺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13日說,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思考由全球化轉向在地化、區域化生產,以多元布局降低生產風險。政府推新南向政策、臺灣投資三大方案,吸引臺商回臺或引導赴東南亞投資,分散生產基地成果明顯,臺灣對中國投資金額由2015年109.7億美元,下滑到2021年58.6億美元,已減少47%。

沈榮津13日出席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 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致詞時表示,近年受美中貿易衝突、疫情肆虐等全球性因素影響,許多跨國企業生產與經營模式面臨挑戰,尤其在對岸的臺商應該感觸很深,包括近期中國大陸的防疫封控、限電措施,都可能影響生產。

沈榮津說,政府提出新南向政策,又推出臺灣投資三大方案,吸引臺商回臺或引導赴東南亞投資,分散生產基地,目前也收到明顯成果。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由2015年109.7億美元,到2021年為58.6億美元,已減少47%;對美國、新加坡、越南的投資占比則分別增加6.2%、6.6%及2.7%。

疫情讓臺灣半導體產業被全世界關注。沈榮津認為,成功關鍵在於臺灣長久堅持技術領先的專業分工,臺灣從上游IC設計200多家、中游晶圓代工近10家,到下游IC封測30多家提供一條龍式服務,才能讓半導體生產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這是目前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做到的。

沈榮津指出,全球供應鏈洗牌的同時,臺灣擁有領先全球半導體製造、研發、環境等有利條件,吸引國際材料、設備大廠如默克、艾司摩爾(ASML)來臺投資,或從事先進製程的研發、合作,使臺灣半導體產業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態系聚落,掌握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來創造企業成長新動能與供應鏈永續價值。

沈榮津表示,根據KPMG 2022年產業調查提到,企業以提升供應鏈韌性,來因應疫情、氣候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風險,經營者將更加關注數位轉型及ESG永續議題的雙重轉型。淨零轉型已是當前全球最重視的議題,為回應國際品牌大廠綠色生產要求,台積電等許多臺灣廠商已宣示淨零排放目標。

「大家明顯感受到推動減碳壓力與急迫性」,沈榮津說,但這也是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與,為產業開創未來綠色成長的動能。全球要邁向數位化,要達成淨零綠色成長,需要一條安全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而臺灣民主自由、法治透明,還有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向各國證明臺灣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延伸閱讀
美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談判
2022年09月08日 | 2年前
栗戰書將訪韓 中美爭拉攏韓
2022年09月04日 | 2年前
助臺商搶先機 輸銀10月落腳印尼
2022年08月15日 | 2年前
高盛:經濟沒好轉 美股必跌
2022年08月05日 | 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