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科技業曖昧的綠色姿態:科技是溫室氣體的來源之一

⊙Milton Ezrati/文、信宇/編譯

當各國政府補貼可再生能源,並要求飛機和機動車盡可能節約燃料時,似乎很少有人認識到,數位世界對碳氫化合物(化石燃料)存在著日益繁重的需求。而這些巨大的需求往往受到外界的忽視。

事實上,網際網路、手機及與此相關的基礎設施,已經耗掉了世界很大部分的電力,且在未來幾年還會消耗更多的電力,其中大部分的電力就是由碳氫化合物產生的。一個熱衷於限制碳排放的世界,在建設其未來時,需要認真考慮這個事實。

已故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早在30多年前就確定了一種綠色基調。他於1985年,在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的一次演講中,把他當時力推的新型麥金塔(Macintosh,後來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Mac)電腦描述為「免能源」的源頭。他說,這種電腦使用的電力比「幾個普通燈泡」還少。雖然賈伯斯在許多方面都具有非凡的先見之明,但毫無疑問,他在這個問題上失算了。

例如,僅僅是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就已經使用了全球3%的電力。這個巨大網絡中的每個數據中心每平方英尺所需的電力,是現代摩天大樓的100倍。美國能源部指出,早在2008年,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就已經超過整個美國的化學工業。此後,該類型用電量一直呈現著指數式的成長。

從2000年到2005年,雲端運算使用的用電量,從相對上較小的數字增加到90%,在2005到2010年之間又成長了24%。之後幾年趨於平緩,這無疑是對經濟大衰退的滯後反應。而在2017年,建造新數據中心的資金比前一年整整增加一倍。

到2021年,計畫用於數據中心擴建的支出更是超過前十年的兩倍。谷歌(Google)公司宣布,單單在過去6年,其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就增加了兩倍多,年成長率高達20%,遠遠超過其他產業。

唯一能讓亞馬遜(Amazon)、谷歌、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臉書(Facebook)這些雲端科技宣稱綠能的是,在其運作之外另行投資替代方案,以抵消它們所直接使用的、以傳統方式產出的巨量電力。事實上,他們使用的風能和太陽能比例非常少,無論如何,這些能源僅占世界能源的10%左右。他們的數據中心需要比替代能源更可靠的電力來源,而這主要來自電網及使用碳氫化合物。

數據中心對電力的需求只是冰山一角。世界上的其他數位事業使系統的電力需求翻倍增長。畢竟,透過智慧型手機所消耗的能源,遠遠超出了人們手中的設備本身。它還要包括巨大的傳輸塔及伺服器網絡的電力需求,而且,更準確的說,這個消耗還包括用於構建整個網絡的能源。即使不考慮建設過程的巨大能源需求,單指整個系統使用的電力就意味著每部手機平均每天消耗的能源與一個家用冰箱一樣多。

整體而言,手機、筆電和平板電腦等日常設備的電力消耗接近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10%。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比義大利全國用於所有用途的電力還要多。這些能源消耗尚未算上網路購物宅配所增加使用的能源,因為網路購物所需要的道路里程和包裝,要比批量運送到實體零售店的方式多得多。

另一方面,電力需求正在快速增長。當5G技術全面鋪開時,它所需要的基地臺將是現有基地臺的10倍。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特別是用於街頭配送的網購,將使電力需求進一步增加。無人駕駛汽車亦將如此,預計它將使汽車里程數至少減少10%。考慮到如果國家使用自動駕駛汽車取代全國的汽車車隊,僅機器人部分就會用掉與今天加州道路上所有汽車一樣多的燃料。

考慮到這些巨大的對比性差異,至少在某種層面上,華盛頓和許多國家的政府幾乎只關注運輸和航運,這簡直是一個奇怪的事。也許這是因為立法者比大多數人更傾向於從過時的技術角度考慮當下的問題。「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美國的激進環保政策)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這個政策太糟糕了,因為即使是最堅持綠色新政的國會議員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往往言行不一。

──本文作者是《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也是紐約通信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原文「Tech’s Dubious Green Pos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