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就是排體內垃圾 尿液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很多人會習慣性憋尿,其實尿液就是體內的垃圾、廢物,是腎臟通過精密的機制,從身體裡過濾出來的物質,切勿長時間停留、累積在血液和細胞內,以免對人體造成危害。(Shutterstock)
很多人會習慣性憋尿,其實尿液就是體內的垃圾、廢物,是腎臟通過精密的機制,從身體裡過濾出來的物質,切勿長時間停留、累積在血液和細胞內,以免對人體造成危害。(Shutterstock)

文/林洋(內科教授、醫學博士)

很多人會習慣性憋尿,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尿液就是體內的垃圾、廢物,是腎臟通過精密的機制,從身體裡過濾出來的物質,所以一旦出現尿意,務必盡快排出為好,切勿長時間停留、累積在血液和細胞內,以免對人體造成危害。

尿液是由腎臟的腎元過濾血液而形成,腎元包括由鮑氏囊構成的腎小體,以及緊接在鮑氏囊後面的腎小管。腎小體會先粗略過濾流經的血液,接著再由腎小管回收濾過液體中的必需物質,直到最後都未被吸收的物質,就會成為尿液。

腎小體的絲球體由一團蜷曲的微血管組成,看起來就像一堆毛線球,絲球體的微血管壁上有許多小孔,屬於通透型微血管,這些小孔是用來進行粗略的血液過濾。絲球體能將血液的水分連帶鈉、葡萄糖、其他礦物質和離子濾出至鮑氏囊,這種濾出的液體又稱為「原尿」。

 排尿就是排出體內的垃圾、廢物,腎臟每天都在製造尿液。(Shutterstock) 排尿就是排出體內的垃圾、廢物,腎臟每天都在製造尿液。(Shutterstock)

絲球體進行過濾時,無法判斷濾出物質是否為廢物,而是單純以分子大小決定可以濾過的物質,比如紅血球、蛋白質等比較大的東西就無法通過孔洞,會與未通過孔洞的水分和礦物質一起留在絲球體。

鮑氏囊濾出來的原尿會流入腎小管,而周圍微血管的血液會持續與腎小管的原尿交換物質,原尿內仍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等身體必需成分,周圍的微血管會大量回收這些物質,稱為「再吸收作用」。另外,血管也會陸續將身體不需要的物質分泌至腎小管內。

人體每天會製造約150毫升的原尿,其中99%會被腎小管再吸收,只有1%會變成尿液。成人每一分鐘會製造約一毫升的尿液,這些腎小管製造出來的尿液會匯集至集尿管。接著尿液進入腎盞,再匯集至腎盂,經由輸尿管送至膀胱。

每當站著或坐著時,尿液會藉由重力自然下降至膀胱,但是即使躺著,尿液也不會滯留在腎盂或輸尿管內,因為輸尿管會持續蠕動,一樣會將尿液送至膀胱。此外,排尿能讓人體在保有一定量的體液,以及保有一定量的人體必需成分狀況下,只丟棄人體不需要的物質。

如果腎臟沒辦法製造尿液,就會出現所謂的尿毒症。尿毒症並不是「尿液有毒」的疾病,而是應該丟棄的「垃圾」無法隨尿液排出,累積在血液和細胞內,對人體造成危害。

一旦出現尿毒症,就會產生頭痛、噁心等不舒服的症狀,還會出現高血壓、心臟異常、骨骼異常、免疫系統異常等各種功能障礙,嚴重時還會失去意識,甚至導致死亡。

從尿液推測身體狀況

尿液有95%是水,其他成分包括鈉、鉀、尿素、尿酸等物質。成人平均每天的排尿量約為1,500毫升,每天的排尿次數約為5~7次,每次的排尿量約為200~400毫升,尿液的顏色通常是淡黃色,澄清而不混濁。

通常一般人的尿量、排尿次數、尿液顏色並不固定,也就是說,排尿的狀況也不是一直都一成不變,而是有時會排出大量顏色稀薄的尿液,有時會排出少量顏色濃厚的尿液。

尿液的狀況可以推測身體的狀況,所以進行健康檢查時,一定會做尿液檢查,因為尿液檢查不但能了解腎臟的狀況,也能知道肝臟和血液的情形。(Shutterstock)尿液的狀況可以推測身體的狀況,所以進行健康檢查時,一定會做尿液檢查,因為尿液檢查不但能了解腎臟的狀況,也能知道肝臟和血液的情形。(Shutterstock)

尿液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人體在不同時候,想要丟棄的物質不一樣。人體攝取過多水分時,會為了排出大量水分,而製造出大量稀薄的尿液;在炎熱的天氣,如果流出大量汗水,卻沒有攝取足夠水分,人體就會為了盡可能減少水分,而排出少量濃縮後的尿液。

由此可知,從尿液的狀況可以推測身體的狀況,所以進行健康檢查時,一定會做尿液檢查,因為尿液檢查不但能了解腎臟的狀況,也能知道肝臟和血液的情形。

——摘編自《看圖自學解剖生理學》世茂出版◇

延伸閱讀
搥搥背、揉揉腰 陽氣更充沛!
2022年07月30日 | 2年前
臉部五官徵兆 透露身體健康狀況
2022年06月01日 | 2年前
聽信密醫吃藥粉 腎臟「害了了」
2022年03月09日 | 2年前
腎臟有很多水泡 ? 認識多囊腎
2021年12月16日 | 3年前
保護腎臟健康的黃金守則
2021年05月22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