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任務影響 李順欽:中油累積虧損達843億
關於中油財務狀況,中油董事長李順欽5日表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油累積虧損為843億元,主因是肩負穩定物價、促進民生工業發等政策任務,其中天然氣虧損金額高達937億元,此外,2022年最大業務收入是煉油非加油站。
李順欽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表示,中油因肩負穩定物價、促進民生工業發展的政策任務,台灣汽柴油價格全球排名墊底,且須遵守亞鄰最低價,30元以上又設有平穩機制。
他提到,2022年最大業務收入是煉油而非加油站,因為煉油價差空前絕後的好,原因在於全球供需狀況緊繃。
他表示,中油今年1到6月虧555億元、累積虧損已達843億元,主因天然氣虧損達937億元,成本大概要20.92元。天然氣價格不能漲,僅對電業用戶「漲一點點」漲5%,目前牌價為每立方公尺17元左右,民生工業則仍維持8元多,也就是售價是「電業打84折、民生工業打4折」。
天然氣部分,李順欽表示,中油2010年天然氣需求量達1000萬公噸,2021年來到1,944萬公噸,2022年預估超過2,000萬公噸,成長一倍以上。
面對10%至12%俄羅斯氣源缺口,以及錯失與東澳氣源合作良機,李順欽說,中油評估採購3因素包含價格、品質(熱值與成分)、供應量與時程。2008年5月東澳公司有找中油討論開發計畫,但由於東澳天然氣熱值較低,經與傳統氣源摻配也達不到熱值要求,加上儲存槽不足,評估無法合作。後來2015年7月,其實有進口一船東澳天然氣,但同樣因試摻出狀況而止步。
李順欽強調,站在國安立場,只要任何氣源都不會排斥。在與俄羅斯庫頁島契約終止前,便已找到幾處新氣源,2021、2022年都分別有些斬獲,例如:和卡達國營天然氣公司談妥175萬公噸長約等,因深知台電、IPP電廠氣源需求越來越多,中油不斷在談長約、中約、現貨,「氣源不會斷」。
他表示,「不排除東澳天然氣,只要有氣源」。去年進口澳洲天然氣達622萬公噸、占比32%,只不過東澳的3,250萬公噸、6條天然氣產線,產氣期間自2014到2034年,目前已被日本、馬來西亞、中國等7家買家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