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堵中共 IPEF核心架構去紅色供應鏈
國策研究院昨(25)日舉行「東協、美日韓與QUAD峰會」座談會,就美中關係下印太新情勢以及對臺灣影響等議題,邀集十多位專家學者深入暢談。其中,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指出,拜登亞洲行從「經濟、科技、軍事」三箭圍堵中共,美國提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可視為經濟版北約,其架構核心是「去紅色供應鏈」。
蘇紫雲表示,拜登亞洲行提出的經濟面向以「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y Framework, IPEF)為主,其具有經濟安全協防體系概念,可視為「經濟北約」,議題未觸及關稅傳統貿易協定,核心是「去紅色供應鏈」;其次,科技安全方面,美國針對中共向外輸出「數位威權」、「社會信用體系」、「人臉識別」等侵害人權科技系統,以及中資設備暗藏情報蒐集資安問題,包括華為通訊設備、大疆無人機都遭點名。因此,IPEF強調數位經濟安全、供應鏈安全,目的要把中共威脅因素排除,確保公平自由競爭環境。
第三,「軍事安全」部分,蘇紫雲說,IPEF是反制中共軍事擴張、確保民主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相較今年「QUAD」印澳態度趨「柔軟」,日韓則成為美軍事主力盟友。
拜登重申對臺軍事協防承諾,蘇紫雲認為,解讀美國當前戰略態勢,用「建設性清晰constructive clarity」比「戰略模糊、清晰」二分法更適合,不管如何調整,目的都是嚇阻中共軍事冒險的明確訊號。
最後,蘇紫雲強調,臺灣不能成為安全依賴者,我們必須具備充足實力確保自身安全,才能促使潛在夥伴國家提高對我協防意願。
美與盟友共識印太願景藍圖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副主任楊昊認為,IPEF將會是美國加強與東協國家經貿合作與基礎建設合作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楊昊的詮釋下,IPEF即為拜登外交欲藉此表達美國願與理念相近盟友交往合作的態度,「避免強制性要求盟友接受各種雙邊或多邊議程,並透過提供誘因慢慢改變、繞過敏感問題」。
楊昊表示,美國與盟友或許尚未達成立即共識,但對於未來朝向更穩定、繁榮與和平發展的願景有絕對默契,「其中也包含印太與臺海的未來藍圖」有殷切期待與信念。
楊昊進一步說明,IPEF顯示了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路線與核心價值,即多邊合作、國際主義與外交折衝的細緻操作,最後以一個含納區域內重大議題與關注的架構(相對彈性的制度安排)來成型,在操作上不是針對性地對抗特定國家,而是透過連動區域連結美國優勢與資源,將美國重新打造成一個值得依賴的夥伴與印太區域合作的重要選項。這不是只有短期的give and take,而是瞄準長期的永續發展需求(並非由單一國家所主導、宰制或過度依賴特定市場與強權)與理念相近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