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還能做什麼?高齡社會媒合再就業

高齡者持續工作有許多好處,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不會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打亂太太原本的生活節奏。(123RF)
高齡者持續工作有許多好處,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不會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打亂太太原本的生活節奏。(123RF)

文/詹文男、高雅玲、劉中儀、侯羽穎

「退休」是許多勞苦上班族心心念念的事,經常期待這一天趕緊到來。然而真正退休之後,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悠閒生活,卻經常讓人感到沉悶,甚至憂心養老金不夠用。

持續下降的存款水位,讓許多熟齡人士感到不安,假使身體狀況許可,運用自己的人脈、專長、嗜好,再就業或創業,都是可行的選項。

還想工作,但不知做什麼?

許多退休後的熟齡人士雖然覺得自己寶刀未老,卻又不知道可以再做些什麼工作?

日本有一間創業於2000年的高齡社,至今已邁入第20個年頭,長期經營熟齡人士工作媒合,2012年時還曾在日本中小企業基盤整備機構主辦的「Japan Venture Awards」中榮獲「高齡者雇用支援特別獎」,也曾入選日本經產省的「人才多元化經營百大企業」。

「高齡社」公司名稱的由來,是取自「高齡『者』」日文發音的諧音 (日文中「者」與「社」發音相同),希望讓大家看(或聽)過一次就留下深刻印象。這一家高齡人才派遣公司,截至2018年止,員工人數僅27人,平均年齡62.5歲,登錄社員人數則有983人,平均年齡70.0 歲。

告別「產業廢棄物」再現個人價值

近年來,日本社會少子高齡化進展迅速,65歲以上高齡者之總人口占比從2005年的20.2%,2013年攀升為25%,預估到2023年更可能超過30%,2052年高達40%。上述占比攀升意味著勞動力減少、儲蓄率降低、醫療費用增加、年金負擔沉重、財政稅收減少等,社會、經濟、國家財政層面均受到相關影響。

高齡社創辦人上田研二先生1956年高中畢業後就進入東京瓦斯公司服務,一待42年,1998年自東京瓦斯公司董事職位退休。退休後成天待在家裡無事可做,即使一天遛狗5次也還是覺得自己像是「產業廢棄物」。

面對此低潮,上田先生憶起1993年曾聽過當時的內閣總理大臣橋本龍太郎先生演講,演講中提到:「未來會是一個勞動力不足的時代,為彌補勞動力的不足,應該積極開發『女、老、外、機器人(AI)』這4類勞動力」。上田先生因而萌生創業念頭,希望幫助所有跟他一樣退休了但還想繼續工作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幫企業找人手 幫長輩找回存在感

高齡者持續工作有許多好處,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不會整天待在家裡,也不打亂太太原本的生活節奏。公司是一個不用特別花錢就能獲得歸屬感的場所,只要不勉強自己過於勞累,每週工作3天是可以接受的。另外,退休後又持續工作的人在公司、家裡都會有存在感(受依賴,有人需要自己的感覺,與社會有所接觸),同時也可以有一筆收入,讓老年生活過得更有餘裕。

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上田先生了解許多企業的業務活動都有淡旺季之分,再加上少子化,人力不足的情形在所多有,若能有穩定、值得信賴又可以彈性因應的派遣勞動力協助完成工作,相信許多企業都願意聘僱。高齡社精準地滿足了熟齡人士對於再度工作的渴望,也為企業填補了旺季的勞動力缺口,解決相關社會課題。

營造「追求員工滿意度」的良性循環

多數企業都追求「顧客滿意程度」,但不同於其他企業,高齡社追求的是「員工滿意程度」。高齡社認為員工是珍貴的資產,唯有員工充滿活力,認真工作,才能獲得客戶企業感謝。只要有感謝,就會有口碑;只要有口碑,就會有更多企業願意委託高齡社仲介派遣勞動力,形成良性循環。對企業來說,不僅可以藉由派遣人力支應繁忙時期龐大的業務量,也能減輕公司內部招募、面試、僱用、保險等負擔。而高齡社的收入來源則是由派遣薪資中抽取一定比例,以維持公司基本運作。

——摘編自《不老經濟》,(商周出版提供)◇

延伸閱讀
銀髮族勤重訓 長壽抗失智
2019年08月01日 | 5年前
美速食業者僱用銀髮族的3大原因
2019年04月10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