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只要活著,便無劇終的結束音樂
創業營銷目的多在「取利」。取利則來自「開源極大化」和「節流合理化」。此兩板塊的優績效產出多和經營管理的統籌帷幄,有著絕對的脈絡關聯。
某位賣冰品的創業者小郡,因為在冬天(寒流)時期營收難有突破,遂興起了另闢財路的念頭——開團進貨——欲找些團嬸、團叔們一起努力耕耘此域商機。開團初期當然是要先找貨,接著再找買貨人。然而就在找貨的過程裡,她聽到了一位自營雜貨店20多年的老闆分享:夏天很熱,建議不要進一些餅乾零食類的乾貨,以免滯銷……
以上,乍聽似乎有其道理。「畢竟老前輩經營了那麼長的一段時間,應該有他的『強項』在。」可檯面下,「經營多年=一定「大」獲利多年?」這的確是個值得深思、剖析的問號課題!
市場上,創業者們前仆後繼,經營能超過5年者,現已隨著競爭眾而減少存活機率(註1與註2)。是故,後進者必須要養成「內行人看門道」的功力,切莫人云亦云的只以表/片面來看經營全貌。
事實上,在同質類似的商品商圈銷售市場內,一開始當然可以模仿對手行事(活下來)。但創業者如要持續地有利經營(無論業態業種別)?接踵而至的深、廣度學習與執行力落實,才是品牌得以優化與否的艱困挑戰。
門店經管的範疇極廣,不僅於店址、促銷、商品、價格、清潔、衛生、店格、服務或培訓,或設備或通路或季節等元素,倘若經營者怠忽其中一塊你認為不重要的點、線、面,對手就有可能揭弱而強擊之,消費者就會琵琶而別抱,商場就會重新洗牌,老大換手……
人,是成就所有事物的直接推手,創業者亦絕非萬能的天神。現年93歲高齡的美國漫畫家之父史丹.李(Stan Lee)說:「人生跟電影不一樣,只要你今天活著,就不會有劇終結束的畫面或音樂。」
因此,在尚未結束的經營過程裡頭,舉凡攸關營銷事務的輕重緩急拿捏,人才適才適所的冶煉善用,均連動著「開源節流」的暢通周延程度。世事無絕對,總有生生與滅滅。有為者亦若是。成王敗寇,爭的就是誰的氣長,圖的就是誰存在的精采絕倫而已。(作者現職: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奇佳餐飲管理顧問公司 資深專案顧問)
註1:資料來源為臺灣商會聯合資訊網2017/07/01,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統計,一般民眾創業,1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5年內倒閉。
註2:資料來源為《蘋果日報》獨家報導2019/01/09,臺灣創業家1.2萬人分析結果,104人力銀行分析1.2萬份履歷曾有創業相關經驗;平均第一次創業年齡是26.4歲;創業平均維持4.1年;存活最長41年;男女創業存活率,女性比男性多撐7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