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不掛」境界高 不掛什麼「絲」?

一絲不掛,乃一絲色相、味覺都不掛念;一絲絲名、利、情都不追求。(pixabay)
一絲不掛,乃一絲色相、味覺都不掛念;一絲絲名、利、情都不追求。(pixabay)

文/容乃加

人生如幻,哪裡有真福?人一絲不掛地來到世上,名、利、情是真福氣嗎?

一般認識的「一絲不掛」是赤身裸露的意思,就是一絲一縷的衣飾都沒掛在身上。回顧「一絲不掛」本是從禪家來的成語,有兩種常見的語源。

一絲都不掛念

「一絲不掛」的一個解釋是「一絲都不掛念」。

洪州(今江西省南昌一帶)翠巖山可真禪師曾告訴想來修行的人說:「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絲,便能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至高美味)。」這話裡含有「一絲不掛念」的禪理。

吃飯穿衣是人活在世上必要的基本需求,如果人的思慮中能夠放下,穿衣不想好不好看呀?吃東西不想好不好吃啊?那麼就超脫了身體基本需求和凡間俗事的牽掛,境界也就提高了。一絲一縷、一米一飯都不掛心,那麼從這麼高層次的精神境界來看,「便能變大地作黃金,攪長河為酥酪」,換句話說,就是身處何處沒有天堂?口食什麼不是美味?

一絲都不求取

佛家禪話中,另一處講到一絲不掛的情境是指「釣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

宋代時明州(今浙江寧波)有高僧天童宏智正覺禪師。他的母親夢見五台山一僧人,解下一個環套在她的右臂上,夢後她就懷孕了,生下的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正覺禪師。

有僧人問正覺禪師說:「一絲不著時如何?」

意思是說,如果釣竿上不繫釣魚絲線,那時是怎樣的境界呢?

禪師答說:「合同船子並頭行(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

又問落在實處又如何?

答說:「快刀快斧斫不入。」

垂釣為了釣魚,如果釣竿上一條釣絲都不掛,就是無心求魚。靜心想想世間人,勞勞碌碌、汲汲營營,所釣為何?脫不了名、利、情!如果名、利、情都不要,那麼,刀斧外力也就傷不了無求的人了。

正覺禪師所提到的船子和尚,是唐代末年的德誠禪師,他曾在浙江秀州華亭縣吳江畔為人擺渡,泛一葉小舟隨緣接引四方往來眾生,等待著嗣法的弟子以報師恩,當時人就稱他為船子和尚。船子和尚的禪詩道出「一絲不掛」的禪意:

千尺絲綸直下垂,(指世世輪迴業力滿身掛)

一波才動萬波隨;(一念俗心起,萬念跟著動)

夜靜水寒魚不食,(凡塵一絲不掛,我心不動不上鉤)

滿船空載月明歸。(捨空俗累,心靈澄澈無礙得昇華 )

宋代大文豪蘇軾的詩吟:「遍界難藏真薄相(福薄之相),一絲不掛且逢場。卻須重說圓通偈,千眼熏籠是法王。」(《贈虔州慈雲寺鑒老》摘錄)巧妙地把「一絲不掛」的俗意和修行意融合在一起了。

人生如幻,哪裡有真福?人一絲不掛地來到世上,名、利、情是真福氣嗎?賺得錦食玉衣說穿了並沒有真的讓生命添上錦玉,也沒有改變生命赤條條的轉生輪迴的本質啊!人出生時,赤條條地來到人間;走時,空空的兩手什麼也帶不走。且道逢場不作戲!放下俗心塵念,正覺悟道。修回真本性,走上返本歸真之道,才是真福。

一絲不掛,乃一絲色相、味覺都不掛念;一絲絲名利情都不追求。身心不被凡間事牽,不被人間情累,達到返本歸真的境界,這是一種極高的修行境界。(參考資料:《五燈會元》、《指月錄》)◇

延伸閱讀
【成語典故】退避三舍
2019年04月15日 | 5年前
【美食典故】剪刀麵的由來
2017年08月14日 | 7年前
【美食典故】李莊白肉的由來
2017年04月04日 | 7年前
絕處逢生時的意外發明—燒賣
2016年08月21日 | 8年前
【浮生行吟】再試一次
2016年01月19日 | 8年前
源自古埃及的新年元旦
2015年12月30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