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EQ從小養成 關鍵是親子互動

臨床心理師許芳綺表示,媽媽與寶寶的互動會建立「親子連結」,這是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重要基礎。(Fotolia)
臨床心理師許芳綺表示,媽媽與寶寶的互動會建立「親子連結」,這是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重要基礎。(Fotolia)

【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

為讓小孩不吵鬧,有許多家長會用3C產品來安撫,換來一時的寧靜。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芳綺表示,若親子互動不足,長期下來可能造成孩子EQ較低,學習刺激少、學習速度慢,對新的事物不會感到興奮。孩子的EQ需要時間的累積與習慣的養成,雖然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但是可以透過日常的練習慢慢建立起來,引導孩子表達或管理自己的情緒,讓EQ提升。

許芳綺說,寶寶出生後,媽媽從每日吃喝拉撒睡來認識寶寶的天生特質,而寶寶也會回應媽媽,這種循環互動會建立「親子連結」,這是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重要基礎。

她表示,大多數的母嬰關係都屬於「安全依附」,當媽媽暫時離開身邊時,孩子仍有安全感,能夠放心的玩,且可以讓陌生人接近,而情緒焦慮時在媽媽回來後容易被安撫。親子間建立安全依附的關係,有益於孩子將來的情緒控制、人際發展。 

人際關係是由內向外發展的,孩子最先接觸的是父母,再來是其他家庭成員。許芳綺強調,若親子互動不足,長期下來可能造成孩子EQ較低,學習刺激少、學習速度慢,對新的事物不會感到興奮。遇到問題時出現挫折、焦慮、憂鬱的情緒,且缺乏耐心去嘗試解決問題,也不知該如何適當處理情緒。孩子的心情一直沒被同理,就會不知該如何同理別人,容易產生「反正你們都不懂我」的想法,以自我為中心,衍生行為反抗的問題。 

許芳綺建議,新生兒時期,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父母可以回應孩子的哭聲、笑聲,以簡單的句子與孩子對話,其實孩子能感受到大人的表情和音調;鼓勵爸爸主動陪玩,分擔育兒和家事,不僅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也能減輕媽媽的育兒壓力。

進入學步期,孩子已經能聽得懂簡單的語言,讓孩子試著說出自己的情緒,練習用語言表達取代哭鬧。帶孩子多探索、嘗試不同事物,在安全的範圍內溫柔、堅定的放手。入學後,建議父母每天抽出5-10分鐘,與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情緒、人際與學習上的問題,若孩子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穩定的時間與空間留給親子互動,有助於提升良好的親子關係並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許芳綺提醒,家庭環境很重要,隔代教養的家庭,父母更應把握與孩子短暫的相處時間。此外,家中的氛圍、父母間的相處,都是孩子學習表達情緒的範本,父母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或出現負面言論。當工作壓力太大時,可先尋求其他的支持力量,例如朋友、親子團體聚會等,抒發心情。假使孩子的情緒真的很難被安撫,一哭就停不下來,或是攻擊其他小朋友甚至傷害自己,建議到兒童早期療育特別門診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延伸閱讀
父母內疚 孩子易有負面影響
2018年11月29日 | 6年前
消保處稽查:親子餐廳九成四違規
2018年11月06日 | 6年前
親子共餐 孩子健康情緒好
2018年10月15日 | 6年前
農委會邀千人 探訪牛之鄉
2018年09月06日 | 6年前
職場爸爸育兒煩惱 沒錢沒時間
2018年08月05日 | 6年前
暑假玩濕地 親子共學營登場
2018年06月28日 | 6年前
親子共讀 好處多多
2018年06月08日 | 6年前
水梨媽咪 分享說故事技巧
2018年06月08日 | 6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