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 感受聲音的美妙
如果生活中少了聲音,過馬路時會焦慮,人際關係的問題,甚至影響幼兒語言學習,有些病患可以透過治療而恢復,有些則須利用助聽器,嚴重者則需要電子耳改善聽力。衛福部食藥署醫妝組科長林汝青說,人工電子耳在國內需要取得許可證的高風險第三等級醫療器材,適用於重度或極重度以上的聽損程度、戴助聽器個3月以上有限受益者等。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鴻清說,耳朵所聽見的聲音, 是由聲波行經中耳耳道使鼓膜產生震動後令內耳耳蝸內的毛細胞產生電訊號,再由聽神經傳到腦部形成聽覺。
他表示,聽力喪失分為感覺性聽力喪失及傳導性聽力喪失。前者起因是中耳或耳道的機械性問題,阻斷聲音的傳導,這可以經由藥物、手術或助聽器改善;後者則因內耳、聽神經或腦部神經路徑受損,多數可經由助聽器獲得助益;但聽損較嚴重者,要利用人工電子耳才有可能大幅改善患者的聽力。
人工電子耳有兩大部分,內部分是接受器與電極,須經由醫師手術植入;外部分是有線圈與聲音處理器,須由聽力師幫忙術後開頻。人工電子耳藉由懸掛在耳後聲音處理器的麥克風接收聲波傳送至埋於內耳耳蝸內的線路,使耳蝸將訊號傳至聽神經以產生聽覺。
林汝青強調,並非所有聽障者都適宜植入人工電子耳,必須經由醫療團隊詳細評估,在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術前務必與耳鼻喉科醫師充分溝通,依照您的病情、職業、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電子耳,並遵守醫院提供手術前、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