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木流浪到綠博 四位藝術家巧手賦新生

2018年綠博邀請到(左起) 達鳳.旭赫地、魯碧.司瓦那、溫鐘憲、希巨.蘇飛等四位知名的木雕藝術家駐園創作。(宜蘭縣政府提供)
2018年綠博邀請到(左起) 達鳳.旭赫地、魯碧.司瓦那、溫鐘憲、希巨.蘇飛等四位知名的木雕藝術家駐園創作。(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謝月琴/宜蘭報導】

每次颱風過後,宜蘭海邊就會出現許多的大大小小漂流木。2018綠博的「實踐。綠行動」中的流浪者之歌,展示的是漂流木的形成及運用。藝術創作者將漂流木回收再利用,透過藝術家的技藝及巧思,將不起眼的漂流木料變成亮眼的藝術裝置,是最為具體的綠行動實踐與美學推廣。

今年綠博邀請到溫鐘憲、希巨.蘇飛、魯碧.司瓦那、達鳳.旭赫地等四位知名的木雕藝術家駐園創作,活動期間內共會創作出14件作品,除了每位藝術家提供個人創作的3件作品之外,此次更罕見地以雙人合作的方式分組創作,完成的作品分別為「守護」、「律動。綠動」兩件,所有創作作品將於4/19開始定位,於生態綠舟園區內陸續發表。

第一件登場的作品「守護」,由宜蘭藝術家溫鐘憲與都蘭藝術家希巨.蘇飛聯手打造,總體積約3米見方,主體由高180cm的大手掌與藤球、竹羽毛所組成,藝術家以粗曠的原木紋理呈現出掌紋,其中藤球代表著地球,而羽毛則象徵著天使的羽翼,希望人人一起守護並呵護著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無論是材質或是題材,都與大會主題「實踐。綠行動」相呼應。

作品「守護」,由藝術家溫鐘憲與希巨.蘇飛聯手打造。作品「守護」,由藝術家溫鐘憲與希巨.蘇飛聯手打造。(宜蘭縣政府提供)

兩位藝術家表示,由於找不到夠大的原木可以雕塑,因此這個大手掌是由三截大型原木雕鑿組合而成,在創作的過程中,許多細節諸如要不要精雕出指甲、關節,作品呈現是直立或是橫躺等等,都是在邊做邊想邊討論中逐一完成,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而兩人偶爾突發奇想的隨興創作,更是提高了合作的難度,不過溫鐘憲也笑著說,對於以手掌為主體這個想法,兩人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達成共識,證明聯合創作果然是一件「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事情。

如果您想更加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理念、方式以及過程中發生的趣事,歡迎到綠博園區直接與他們互動交流。

宜蘭藝術家溫鐘憲。宜蘭藝術家溫鐘憲。(宜蘭縣政府提供)
都蘭藝術家希巨.蘇飛。都蘭藝術家希巨.蘇飛。(宜蘭縣政府提供)
藝術家  魯碧.司瓦那。藝術家 魯碧.司瓦那。(宜蘭縣政府提供)
藝術家 達鳳.旭赫地。藝術家 達鳳.旭赫地。(宜蘭縣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宜蘭綠博輕旅行 浸沐田野風光
2018年03月28日 | 6年前
石門水庫限定 漂流木19日開放撿拾
2017年06月19日 | 7年前
母親節小確幸 媽媽免費遊綠博
2017年05月11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