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演「搶人大戰」能留住人才?(下)
(接上文)
可見,就業難、薪資低這兩項擺在大學生面前的生存難題,絕不是靠落戶就能解決的。政府並非意識不到這一現實難題,只是優先為官員家屬及裙帶安排就業的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將工作機會公平的擺在全民面前,從而真正幫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在失業率持續高漲、社會矛盾不斷被激化的情況下,中共大抵不希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最終意識到,自己「畢業即失業」的狀態原來與鐵飯碗、金飯碗等一切優勢資源被壟斷有關。為了穩住大學生隨時都可能爆發的不安情緒,政府只能緊急的推行這個被冠以「人才」之名的懷柔政策。在各地瘋「搶」的狀態下,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大學生或許能獲得些許「備受重視」的心理安慰吧!
此外,另有人指出,在「搶人大戰」中,「人才標準一降再降」;加之「在房市嚴控的環境中,用補貼的方式吸引落戶者購房,看起來更像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定向限購鬆綁」。可見,有人也認為,政府不會「無事獻殷勤」。准入門檻被降低,其實是為了把人招來「去庫存」的。如果政府真有此打算,那就跑不出一個滿盤皆輸的結局去。
在地方「保護主義」與北上廣深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情況下,大量的只能淪落為「低層次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能加入「去庫存」的行列?除非政府能把房價調至普通老百姓可承受的水準,否則就是天方夜譚。
無論怎麼看,這個「搶人大戰」都讓人覺得夠「坑爹」的。大學生們不上當還好,一旦被誆入彀中,後悔莫及的除了他們,恐怕還有當地政府。有文章表示,「受經濟機會驅動的外來就業人口不會產生額外的財政負擔」,但「大量非就業人口落戶有可能帶來問題」。按照這樣的因果關係,那幾個提出「先落戶後就業」、憑學歷就「可直接落戶」,又或者還沒畢業就可落戶的城市主政官們,難道不是在給自己挖坑?
同時,還有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已達8億1,347萬,但城鎮戶籍人口不到5億9千萬,這意味著有2億多人雖為城市建設做出了貢獻,卻無法享受到市民待遇」。我們不禁要問,政府能狠下心、不給這2億多已經為財政做出過貢獻的人城市戶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看著那些沒畢業的大學生都能落戶,這些人又是否會心生不安和不平,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呢?如此看來,這個「搶人大戰」連「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都不是了,而是頭疼醫腳、腳疼醫頭,澈底給弄糊塗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