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社交 德青少年陷溝通危機

專家警告,使用文本訊息及表情貼圖,可能讓人們忽略觀察談話中的肢體動作及表情,導致無法理解別人。圖為德國青年。(Alexander Koerner/Getty Images)
專家警告,使用文本訊息及表情貼圖,可能讓人們忽略觀察談話中的肢體動作及表情,導致無法理解別人。圖為德國青年。(Alexander Koerner/Getty Images)

【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

德國去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人們以電話交談的時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手機訊息及表情符號。而這種現象在17歲以下的年輕人又特別顯著,專家警告,使用文本訊息及表情貼圖,可能讓人們忽略觀察談話中的肢體動作及表情,導致無法理解別人。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在德國,無論是街上、賣場或通勤列車上都能看到盯著手機的低頭族,這些人用手指飛快地打字。

Tableau的統計數據表明,固定電話已經淡出社交舞台。德國自2003年以來,固定電話的使用量逐年下降,2017年德國固定電話使用量為1,924萬,幾乎為2003年數量的一半。

另外,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人每天平均通話時間為8分鐘,而17歲以下人群每日的平均通話時間則幾乎為零。

這意謂著不只是固定電話被人遺忘,手機的通話功能也已逐漸走向邊緣化,這種現象在17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尤為顯著。許多人認為這種趨勢可以理解,因為多數人也只有在馬上需要得到訊息的情況下才會打電話。

德國數位媒體教授、媒體消費類主題書籍作者萊姆克(Gerald Lembke)觀察到 :「感覺是非口語的,很難用語言表達。」因此表達喜悅、憤怒、煩惱或驚喜的表情符號、表情包,甚至使用者自製的錄影貼圖應運而生。

即便如此,萊姆克警告,用文字和圖畫代替語言傳遞情感的效果並不理想,所表達的情緒受阻,且有失正常人際溝通的親密感。

研究表明,用文本訊息交流時產生的誤解遠多於談話中的誤解。此外,在文字訊息的交流中,青少年無法學到與人溝通的正常方式,這會使他們失去在工作中與人交談或清楚敘事的能力。

表情包的出現簡化了交談中觀察對方肢體動作和表情這一步驟。因此,在日常對話中,一些依賴文本訊息的人往往無法從語氣判斷對方的態度。◇

延伸閱讀
智能手機上癮 或致青少年自殺
2018年01月14日 | 6年前
手機上癮10徵兆 有的話趕快戒掉
2017年06月15日 | 7年前
脊椎鈣化不好惹 低頭3C族注意了
2017年04月16日 | 7年前
低頭族跌落軌道 北捷開罰1500元
2016年12月15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