貶匯率救經濟? 專家:新台幣不能太弱
台幣貶值有利出口,若要提高生產競爭力,只能仰賴匯率嗎?近來台幣升值,能帶動產業升級的契機嗎?如果匯率不再是優勢,政府如何以創新思維找出使企業轉型及產業升級的策略?
弱勢台幣維持出口 或成過去
實踐大學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沈中華指出,過去大家都認為,台灣要靠比較弱勢的台幣來維持出口,這種情形可能會慢慢的過去,央行不能再採取保守的政策,應稍微擴大匯率波動區間,讓新台幣升值,提高投資誘因,才能刺激台灣的經濟發展,若完全浮動對台灣出口導向國家的廠商也不是很有利,讓出口商能夠慢慢的先適應這種狀況。
過去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時代,美國主張強勢美元,但現任央行總裁楊金龍時代,美國則轉向弱勢美元,面對新的國際金融環境下,楊金龍是要「彭規楊隨」,還是走自己的路?新任央行總裁上任後,在匯率政策方面有何看法?沈中華認為,國際情勢與過去不同,現在美國已接近充分就業,開始把利率往上調,韓國也開第一槍,台灣利率是會往上拉還是往下,可能會很難決擇,新的央行總裁說2%的通膨是可接受的,暗示利率有微微上升的空間。
沈中華對台灣經貿發展提出幾點建議,一是產業界的破壞式創新需有效推動,以改變台灣經濟結構,過去彭淮南面對兩次金融危機,故以穩定匯率是首務,但當前楊金龍面對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金融科技與虛擬貨幣等新興科技變革。
因此,他建議央行應該對金融科技對貨幣需求的穩定性、貨幣供給的創造,及貨幣政策的傳導衝擊進行研究,尤其根據《央行法》第二條後半段規定,央行的核心任務是維持匯率、物價與金融市場穩定,在上述目標達成後,促進經濟成長,央行的任務應有明確的優先順序;二是放寬匯率波動幅度;三是新台幣不能太弱。事實上,未來央行要維持在新台幣30~31元的匯率也將越來越困難。
過去匯率求穩 卻造成低薪
前立法委員沈富雄直言,過去近20年的央行匯率政策是力求動態穩定,但結果卻造成低薪、成長停滯。沈富雄認為,首先是政府與人民必須根除外匯情結與貧國心態,整體社會應修正過去錯誤觀念,包括小國經濟體經不起大風浪、為匯率升值哀嚎等;二是台灣應該由「順差外貿」逐漸步入「均衡外貿」,央行應該適度宣示不再刻意「阻升」新台幣匯率,盡量尊重市場機制,也應扭轉新台幣長期趨貶印象,使資金自然回流;第三,公共政策應同步配合調整,並鼓勵內需與刺激消費。
此外,聚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秋雄表示,過去18年,聚紡專注於產業升級,包括高品質、差異化與機能化,不論在防潑水、透溼排汗、抗菌防霉、與防風保暖上,都有科技上的研發突破。
聚紡並積極與杜邦合作,研發將寶特瓶轉化為纖維,在轉為布料的創新實務上與全世界合作,尤其是深化全球供應鏈的合作體系,讓匯率對聚紡的影響力降到最低。展望未來,產業智慧化將是發展方向,也是台灣產業持續轉型升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