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法修正 鬆綁偏鄉教育體制

博屋瑪國小學生每天都有戶外課程,由當地耆老教導種小米。(博屋瑪小學提供)
博屋瑪國小學生每天都有戶外課程,由當地耆老教導種小米。(博屋瑪小學提供)

文/記者黃玉燕

為改善偏鄉與原民部落困境,以及僵化的教育體制,中央法規研擬「實驗教育三法」(《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於103年上路後,公立實驗教育學校雖增加,但私校卻未見成長,立委張廖萬堅等多位委員透過實地考察,了解「實驗三法」仍有諸多限制,導致實驗教育窒礙難行,因此提出修法並於2017年12月29日通過三讀。

修法主要在「放寬實驗教育學校的人數」及「公立改辦的校數」,讓各地辦理實驗教育更有彈性;以及未來實驗教育可向上延伸到大專階段,其中,關於公私立實驗大學的設立已獲通過,但「公辦民營的實驗大學」則決議暫緩。

修正案也針對「轉學學分採計協助」、「土地取得」、「外籍師資來台規範」等法規的增訂或修正;期待在政策鬆綁下,能為日漸少子化的台灣教育注入更多活水。

此外,為顧及偏、原鄉部落,無法使用一般學校教育型態,在法條中將之排除在行政區域與教育階段的比例限制外,讓原民學校不受其限制,偏鄉則可透過例外特殊狀況來放寬限制;如此既可保障偏鄉及原民學校的教育發展與辦學彈性,也不會過於冒進、擴大尚處實驗階段的教育規模。

全台首家偏鄉原民實驗小學揭牌 

「實驗三法」103年上路,106年8月原台中和平區達觀國小,正式更名「博屋瑪」小學揭牌,為全台首家偏鄉原民實驗小學。校名由社區公投決定,具養育、傳承、興旺的意思,學校有九成學生是泰雅族,六成老師為原住民;課程融入泰雅文化,貼近原民生活素材,讓偏鄉原民學生不僅愛上學習,連一般學科也沒落下;辦 學成果甚至吸引原民家長跨區把孩子送往博屋瑪,在偏鄉蔚為奇觀。

催生第一家原民實驗小學,校長比令亞布功不可沒,他說,102年到達觀小學時就立下方向,要把祖先靈魂找回來;但籌備過程頭一個反對的就是學生家長;他說,許多家長害怕孩子因此失去競爭力,甚至認為「原民已經有加分,又何必去自找麻煩?」

第二個難關是教材如何產生?將傳統泰雅文化融入現有教材,這是從來沒人做過的事。因此,老師的意願相當關鍵,所有教材的產生,必須利用課餘完成,就像去年整個暑假都在趕工。

比令說,為準備教材,老師們挪出2個下午反覆討論,所有課程皆由老師開發,還結合在地泰雅族耆老民族工藝師、部落長者、里長與家長,共同完成25個主題、200多個單元教材;主要分布在社會、體健、藝文等學科;但一般基礎課程包括數學、英語、國語、自然、生活等,也都盡量採用泰雅文化及生活的素材。

經2年的準備,博屋瑪小學揭牌,連校名都是經過耆老們反覆推敲、社區居民參與公投敲定的;比令說,老師們的工作量吃重,但使命感凝聚了大家,也培養出同舟共濟的情感。以往民族教育都不是正規課程,也不受重視,現在放在正規課程裡,孩子對課程的重視度、興趣提高,對自己的文化認同度也提高。

比令說,博屋瑪的小孩每天都有戶外教學課程,足跡走遍附近商家、機構、活動中心、教堂,或上山認識狩獵途徑;此外,學生也要下田種小米,老師和部落的耆老會教小朋友認識泰雅的米食文化。

由於上課直接使用泰雅族語,孩子的母語表達能力好,讓許多自小離家、失去母語能力的家長相當感動,還反過來向孩子們學習。

課程泰雅化 學生基本能力提升

至於家長最擔心的競爭力問題,比令引用「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的數學檢測成績為例,顯示全國平均成績54分,台中市平均56分,而博屋瑪平 均76分;此外,國語全國平均72分,台中市74分,博屋瑪則為77分。過去偏鄉常被說成是文化不利地區,主要是教材課本與山上生活脫節,一旦教學改變, 孩子的學習也不一樣。

教務主任林志宏舉一年級數學教材為例,出題用泰雅文加減法,主角從過去教科書常見的小明、小華,變成泰雅的Turay和Yobuu,題材從蘋果、水梨變成和平產業甜柿,讓數學泰雅化。

小校強推實驗教育 家長連署抗議

也有小校為爭取生存空間,試圖發展特色教育,期待吸引學生就讀,而遭家長連署指控。台中市黃竹國小因連續2年未招收到新生,傳出校長為避免廢校命運,在未經教育局核准及家長同意即實施「實驗教育」,強推的結果是課程嚴重落後,家長於106年1月連署指控要撤換校長。

據家長指控,黃竹國小僅16名學生,校長從學期一開始就取消正規課表,如國語、數學等課程,另聘校外講師安排山野教育、菜園拔草、登山健行等體驗課,導致正規課程被壓縮,事後也未補課,開學2個月已落後39堂課,有教師反映課程無法按課綱上完、也沒用。

家長們氣憤校方讓小二和小六學生混齡上課,連署控訴校長拿學生當實驗品,犧牲孩子受教權益,要求教育局撤換校長。校長劉倩梅事後坦承,「確實實驗教育授課,走得比申請進度來得快。」

4年轉4校 資優生落腳偏鄉小學

但小校人數少、彈性時間多,所謂適性教學方式,也被多數老師採用。被父母一度視為「過動兒」,最後經醫師檢定為「資優生」,五年級的曾苙銘因無法適應一般學 校體制規範,輾轉於台中多所小學,也經歷過「在家自學」,直到第四次轉學終於落腳黃竹國小。曾媽媽形容,主要是看中黃竹國小是全台中最小的學校、僅12 人。

不喜歡填鴨式教育,認為理解了就可以,反覆練習寫試卷的教學方式,加上無彈性的班規,讓曾苙銘極度抗拒上學。曾媽媽說,一次全班參觀圖書館,因被館中的一本圖書吸引,未即時回教室而被導師罰站教室外,另曾苙銘非常難過,「無法理解沒做壞事,為何被體罰?」

來到黃竹國小,曾媽媽形容,曾苙銘每天早上就拿著捕蟲網,準備下課時去捉昆蟲,這裡的環境讓他感到自在,這2年多,看到他在黃竹與同學有互動,個性也改變許多。

曾任黃竹國小校長7年,現任代理校長陳武鎗說,30年前黃竹里因被規劃為水庫區,只准遷出、不准遷入,人口逐漸流失。300多學生數逐年下降,921地震後,校舍重建,學生人數未見起色,民國92年接任,全校僅剩20多人。

對於前任校長推行「實驗教育」失敗,他認為,與家長缺少溝通及實驗教育需經專家指導,並涉及教材編輯等問題,若無謹慎規劃,難免會出問題。

不過,黃竹國小也肩負當地生活重心,社區活動中心就蓋在校園內,除供村里開會,也是孩子雨天時的室內活動場所。陳武鎗說,有人說小校的存在是浪費社會資源; 但他認為,許多價值是金錢無法計算的,如同這位無計可施的家長,最後把家中特殊的孩子送到黃竹,看到孩子在這裡有了改變與成長,未來對社會可能是少了負擔,多了一位菁英。

小校彈性大,陳武鎗說,其實針對不同小孩特性,採取適性教學,就能引導小孩成長。而黃竹在課程設計上,也能配合教材與在 地特色進行戶外等教學,例如12個孩子可安排一起參與社團活動。他認為,只要抓住實驗教育的精神,掌握多元學習,不一定要正式掛名實驗學校,也能讓學生受益。

延伸閱讀
偏鄉教師荒 時力提修法增福利
2017年10月24日 | 7年前
改善偏鄉教育 教長允增20億預算
2015年12月30日 | 9年前
偏鄉學生成績低 父母老師是關鍵
2013年03月27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