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早產兒也會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不只是老年人的病症,在早產兒也是要相當注意!
12年前,一個懷孕週數25週、出生體重800公克的早產兒在高醫誕生。經過新生兒團隊照護4個月,家長正開心準備出院時,卻發現孩子的右大腿腫脹,經X光一照,右大腿竟然骨折了。家長初以為是護理人員的疏失,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
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也稱為「早產兒骨質疏鬆」(Osteopenia of prematurity)或是「早產兒佝僂症」,好發於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其病因主要是早產兒在成長期間的營養不足,尤其是鈣質吸收與攝取不平衡;此外,住院期間所使用的藥物有些也會導致鈣質流失。
早產兒骨質疏鬆甚至骨折時,血液中血鈣的濃度卻仍在正常範圍內,要如何能早期得知早產兒已出現骨質疏鬆,這就關係到骨質密度量測。
成人測量骨質密度大部分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但使用在新生早產兒的研究上仍有諸多限制,最主要的有輻射劑量累積的疑慮。
高醫新生兒團隊發現,量化超音波能測定早產兒骨質疏鬆,這儀器近來更發展出可以測量骨聲速度(bone speed of sound, SOS)來評估骨頭的礦化含量,且在病房或嬰兒室床邊即可操作,最重要的是沒有輻射的考量。
根據團隊研究結果,新生兒不論足月或早產,因有來自母體的營養,骨質狀況大致良好,但早產兒在4個月大時骨質疏鬆狀況便十分明顯。
高醫新生兒科主任陳秀玲說,早產兒骨質疏鬆雖不多見,過去一旦有手腳骨折,常被誤認為虐兒事件,給照顧者很大的的壓力。目前在早產兒住院期間,每週一次會應用量化超音波來測定早產兒骨質密度變化,一旦有骨質變差的情形,就可以搶在骨折之前,給予維生素D調整及營養攝取。
陳秀玲建議,早產兒出院後,最好每隔二個月持續骨質密度檢查,追蹤至嬰兒一歲左右,避免骨質密度下降的階段未加以注意,發生骨折的風險。◇